“帽復奚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帽復奚數”全詩
晦明風雨,不改其度。
平生丘壑,散發箕裾。
墜車天全,顛沛何懼。
腰適忘帶,足適忘屨。
不知有我,帽復奚數。
流水莫系,浮云暫寓。
飄然隨風,非去非取。
我冠明月,佩服寶璐。
不纓而結,不簪而附。
歌詩甯擇,請飲相鼠。
罰此陋人,俾出童羖。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龍山補亡》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龍山補亡》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聽說君子,堅持常道,不被黑暗和風雨所動搖。
他的一生,散發著清雅的氣質。
即使遭遇車輛翻覆,處境困頓又有何懼?
他不記得自己的腰帶,也不記得自己的鞋履。
不知道有我這樣的存在,帽子又何用?
流水不可拘束,浮云只暫時停留。
他像飄然隨風,既不離去也不取得。
我頭戴明月,佩戴寶璐。
沒有系住頭巾,也沒有別上簪子。
請原諒我這個粗陋之人,讓我離開童稚之態。
詩意:
《龍山補亡》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君子風范的贊美和崇敬。君子堅守常道,不受外界困難和誘惑的影響,保持內心的堅定和清雅。他不為物質所累,不被功名利祿所動搖,追求內心的自由和高尚。詩中通過描繪君子的行為舉止,強調了他的超然境界和精神追求。
賞析:
《龍山補亡》充分展現了蘇軾的才華和對君子品質的理解。詩中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君子堅守道義、超脫塵俗的贊美之情。通過對君子的描繪,詩人反觀自身的不足,自稱為“陋人”,希望能擺脫幼稚、不成熟的狀態,追求內心的成熟和進步。
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如晦明風雨、墜車天全、流水莫系等,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君子高尚品質的贊美和向往。整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蘇軾獨特的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總之,《龍山補亡》以簡練的語言、深刻的思想表達了蘇軾對君子風范的崇敬和對自身成長的期許,是一首具有獨特韻味和感人意境的宋代詩詞之作。
“帽復奚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shān bǔ wáng
龍山補亡
wú wén jūn zǐ, dǎo cháng lǚ sù.
吾聞君子,蹈常履素。
huì míng fēng yǔ, bù gǎi qí dù.
晦明風雨,不改其度。
píng shēng qiū hè, sàn fà jī jū.
平生丘壑,散發箕裾。
zhuì chē tiān quán, diān pèi hé jù.
墜車天全,顛沛何懼。
yāo shì wàng dài, zú shì wàng jù.
腰適忘帶,足適忘屨。
bù zhī yǒu wǒ, mào fù xī shù.
不知有我,帽復奚數。
liú shuǐ mò xì, fú yún zàn yù.
流水莫系,浮云暫寓。
piāo rán suí fēng, fēi qù fēi qǔ.
飄然隨風,非去非取。
wǒ guān míng yuè, pèi fú bǎo lù.
我冠明月,佩服寶璐。
bù yīng ér jié, bù zān ér fù.
不纓而結,不簪而附。
gē shī níng zé, qǐng yǐn xiāng shǔ.
歌詩甯擇,請飲相鼠。
fá cǐ lòu rén, bǐ chū tóng gǔ.
罰此陋人,俾出童羖。
“帽復奚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