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雞催曉唱玲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雞催曉唱玲瓏”全詩
紅燭照庭嘶騕褭,黃雞催曉唱玲瓏。
老來漸減金釵興,醉后空驚玉筋工。
(畢善篆。
)月未上時應早散,免教壑谷問吾公。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夜飲次韻畢推官》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飲次韻畢推官》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夜晚飲酒時的情景。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簿書叢里過春風,
酒圣時時且復中。
紅燭照庭嘶騕褭,
黃雞催曉唱玲瓏。
老來漸減金釵興,
醉后空驚玉筋工。
(畢善篆。)
月未上時應早散,
免教壑谷問吾公。
詩意:
詩中描述了蘇軾在書房中度過春天的情景,他時常喜歡喝酒,因此被稱為"酒圣"。詩人點燃紅燭,照亮了書房,此時黃雞的鳴叫聲催促天明。隨著年歲的增長,作者的興致漸漸減退,即便在醉酒之后,也難以振奮起來。最后兩句表達了在月亮未升起之前,賓客應該早些散去,以免引起問詢,避免給主人帶來麻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夜晚飲酒的場景,展現了作者的心境和感受。首句"簿書叢里過春風"描繪了蘇軾身處書房,窗外的春風吹過,使得書籍翻動起來。"酒圣時時且復中"一句表明了作者對酒的鐘愛,并以此自嘲。"紅燭照庭嘶騕褭,黃雞催曉唱玲瓏"形象地描繪了夜晚的景象,紅燭照亮了書房,而黃雞的鳴叫聲則預示著天亮的到來。
接下來的兩句"老來漸減金釵興,醉后空驚玉筋工"表達了作者年歲增長后心境的變化。金釵興指的是年輕時的豪情壯志,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激情漸漸減退。醉后驚醒時,感到自己的才思不再如從前那樣靈光。
最后兩句"月未上時應早散,免教壑谷問吾公"是蘇軾對客人的提醒,表示在月亮升起之前,賓客應該早些離去,以免引起他人的猜疑和問詢,避免給自己帶來麻煩。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飲酒的情景,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對酒的喜愛和年歲增長后心境的變化,展示了蘇軾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黃雞催曉唱玲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yǐn cì yùn bì tuī guān
夜飲次韻畢推官
bù shū cóng lǐ guò chūn fēng, jiǔ shèng shí shí qiě fù zhōng.
簿書叢里過春風,酒圣時時且復中。
hóng zhú zhào tíng sī yǎo niǎo, huáng jī cuī xiǎo chàng líng lóng.
紅燭照庭嘶騕褭,黃雞催曉唱玲瓏。
lǎo lái jiàn jiǎn jīn chāi xìng, zuì hòu kōng jīng yù jīn gōng.
老來漸減金釵興,醉后空驚玉筋工。
bì shàn zhuàn.
(畢善篆。
yuè wèi shàng shí yīng zǎo sàn, miǎn jiào hè gǔ wèn wú gōng.
)月未上時應早散,免教壑谷問吾公。
“黃雞催曉唱玲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