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師鄭大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師鄭大夫”全詩
不知徂歲月,空覺老楸梧。
祭禮傳家法,阡名載版圖。
會看千字誄,木杪見龜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歸真亭》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真亭》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
舊笑桓司馬,今師鄭大夫。
我曾嘲笑桓司馬,如今卻受到鄭大夫的教誨。
不知徂歲月,空覺老楸梧。
我不知道歲月如何流逝,只覺得自己的心境已經老去。
祭禮傳家法,阡名載版圖。
祭祀的儀式傳承著家族的傳統,家族的名聲在世間廣泛傳揚。
會看千字誄,木杪見龜趺。
我曾經參觀過一篇長達千字的悼詞,站在樹木的盡頭看見了烏龜舞蹈。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己年華逝去、心境老化的感嘆,同時也反思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詩中提到了桓司馬和鄭大夫,暗示了蘇軾在不同階段受到的教導和影響。祭禮的傳承和家族的聲名也體現了作者對傳統和家族價值的重視。最后兩句描述了蘇軾曾經閱讀過一篇長篇悼詞,以及在樹木盡頭看到了烏龜舞蹈的景象,這些描寫給人一種超越時間和現實的感覺,也映襯出了蘇軾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具有深遠的詩意。
“今師鄭大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zhēn tíng
歸真亭
jiù xiào huán sī mǎ, jīn shī zhèng dài fū.
舊笑桓司馬,今師鄭大夫。
bù zhī cú suì yuè, kōng jué lǎo qiū wú.
不知徂歲月,空覺老楸梧。
jì lǐ chuán jiā fǎ, qiān míng zài bǎn tú.
祭禮傳家法,阡名載版圖。
huì kàn qiān zì lěi, mù miǎo jiàn guī fū.
會看千字誄,木杪見龜趺。
“今師鄭大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