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驚午盞兔毛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驚午盞兔毛斑”全詩
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甕鵝兒酒。
天臺乳花世不見,玉川風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送南屏謙師》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南屏謙師》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蘇軾送別南屏山的謙師,并對其制茶技藝和人格品質表達了贊賞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道人曉出南屏山,
來試點茶三昧手。
忽驚午盞兔毛斑,
打作春甕鵝兒酒。
天臺乳花世不見,
玉川風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續茶經,
會使老謙名不朽。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清晨相送南屏山的茶道謙師,贊賞他在制茶技藝和茶道修行上的卓越成就。詩中提到了制茶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如午盞上的兔毛斑點、用鵝兒酒裝滿春甕等,展現了謙師對茶的精湛工藝。蘇軾還表達了對謙師的敬佩之情,認為他傳承了茶經的精髓,將使其名聲長存。
賞析:
1. 詩詞以送別南屏山的謙師為主題,通過描繪制茶場景和贊美謙師的才華,展現了蘇軾對茶道的熱愛和對高尚品格的贊賞。
2. 詩中使用了一些細膩而生動的描寫,如午盞上的兔毛斑點、春甕中的鵝兒酒,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制茶的精細過程和品質的卓越。
3.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天臺乳花和玉川風腋,這些都是與茶相關的地名和景觀,表達了茶文化的延續和茶道的重要性。
4.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謙師傳承茶經、名聲長存的祝愿,體現了對謙師學術成就的高度認可和對他為茶文化做出貢獻的贊賞。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對茶道的熱愛和對茶人的敬仰,贊美了謙師的制茶技藝和對傳統茶文化的堅持,同時也展現了對茶道的思考和致敬之情。
“忽驚午盞兔毛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nán píng qiān shī
送南屏謙師
dào rén xiǎo chū nán píng shān, lái shì diǎn chá sān mèi shǒu.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hū jīng wǔ zhǎn tù máo bān, dǎ zuò chūn wèng é ér jiǔ.
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甕鵝兒酒。
tiān tāi rǔ huā shì bú jiàn, yù chuān fēng yè jīn ān yǒu.
天臺乳花世不見,玉川風腋今安有。
xiān shēng yǒu yì xù chá jīng, huì shǐ lǎo qiān míng bù xiǔ.
先生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
“忽驚午盞兔毛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