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為五字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為五字詩”全詩
路逢陸道士,知是千歲人。
試問當時友,虎溪已埃塵。
似聞佚老堂,知是幾世孫。
能為五字詩,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節,自號葛天民。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我從廬山來,目送孤飛云。
路逢陸道士,知是千歲人。
試問當時友,虎溪已埃塵。
似聞佚老堂,知是幾世孫。
能為五字詩,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節,自號葛天民。
中文譯文:
我從廬山來,目送孤飛云。
路上遇到陸道士,知道他是千歲之人。
試問當時的朋友,虎溪已經塵土飛揚。
似乎聽說佚老堂,知道他是幾世的后代。
他能寫出五字的詩,仍戴著濾酒巾。
人們稱他為小靖節,他自稱葛天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陶驥子駿佚老堂的兩首詩之一。陶驥子駿佚老堂是蘇軾的朋友,也是他的摯友之一。
詩的第一句"我從廬山來,目送孤飛云"表達了蘇軾離開廬山的情景,他目送著孤獨的飛云,暗示了他的離別和寂寞之感。
第二句"路逢陸道士,知是千歲人"描繪了蘇軾在路上遇到了陸道士,陸道士是一個仙人般的存在,被認為是千歲之人,寓意他長壽。
第三句"試問當時友,虎溪已埃塵"表達了蘇軾對與他當時的朋友們的思念之情,虎溪指的是他們在一起游玩的地方,現在已經塵土飛揚,時光已經過去。
第四句"似聞佚老堂,知是幾世孫"提到了佚老堂,佚老堂是陶驥子駿佚老堂的別號,蘇軾聽說他的消息,知道他是幾世的后代,也表達了對陶驥子駿佚老堂的思念。
第五句"能為五字詩,仍戴漉酒巾"贊美了陶驥子駿佚老堂的才華,他能寫出五字的詩,顯示了他的詩才和才華橫溢。"漉酒巾"是指用來過濾酒的巾布,也象征著他質樸的生活態度。
最后兩句"人呼小靖節,自號葛天民"是陶驥子駿佚老堂的別號,人們稱他為小靖節,他自稱葛天民,這兩句表達了他的自謙之心和平凡的態度。
這首詩通過對陶驥子駿佚老堂的贊美和思念,展現了蘇軾與他的深厚友誼,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才華和質樸生活態度的欽佩。整首詩意蘊含深情,言簡意賅,給人以溫暖和共鳴的感覺。
“能為五字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o jì zi jùn yì lǎo táng èr shǒu
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
wǒ cóng lú shān lái, mù sòng gū fēi yún.
我從廬山來,目送孤飛云。
lù féng lù dào shì, zhī shì qiān suì rén.
路逢陸道士,知是千歲人。
shì wèn dāng shí yǒu, hǔ xī yǐ āi chén.
試問當時友,虎溪已埃塵。
shì wén yì lǎo táng, zhī shì jǐ shì sūn.
似聞佚老堂,知是幾世孫。
néng wéi wǔ zì shī, réng dài lù jiǔ jīn.
能為五字詩,仍戴漉酒巾。
rén hū xiǎo jìng jié, zì hào gé tiān mín.
人呼小靖節,自號葛天民。
“能為五字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