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簾看盡銅官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卷簾看盡銅官山”全詩
莫言疊石小風景,卷簾看盡銅官山。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題陳公園》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陳公園》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春天池塘的水溫暖,魚兒自得其樂,
翠綠的嶺上竹靜靜地等待鳥兒歸來。
不要說這堆疊起來的石頭是個小風景,
拉起窗簾,盡情欣賞銅官山的美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色。詩人通過描寫春池水暖、魚兒自樂以及翠嶺竹靜、鳥兒歸還的場景,展現了春天的寧靜和生機。詩人告誡人們不要小看一些看似平凡的景物,比如疊石,它們也能成為小小的風景。最后,詩人提到了銅官山,暗示著詩人通過拉起窗簾,欣賞窗外的美景,感受自然的魅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獨特感悟。詩中的春池水暖和魚兒自樂,翠嶺竹靜和鳥兒歸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營造出一種寧靜和和諧的氛圍。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物,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對自然的喜愛。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以疊石和銅官山為象征,表達了對生活中平凡事物的重視。詩人告誡人們不要忽略身邊的美景,即使是小小的風景也值得我們去欣賞,去感受。拉起窗簾,窺探外面的美景,也可理解為詩人對人生的一種態度,他呼吁人們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整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并通過富有哲理的表達,傳遞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感悟,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春天的美麗與生命的價值。
“卷簾看盡銅官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chén gōng yuán
題陳公園
chūn chí shuǐ nuǎn yú zì lè, cuì lǐng zhú jìng niǎo zhī hái.
春池水暖魚自樂,翠嶺竹靜鳥知還。
mò yán dié shí xiǎo fēng jǐng, juàn lián kàn jǐn tóng guān shān.
莫言疊石小風景,卷簾看盡銅官山。
“卷簾看盡銅官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