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蒸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生蒸民”全詩
美者可嚼,芬者可嗅。
美必有惡,芬必有臭。
我無天游,六鑿交斗。
騖而不返,硅步商受。
偉哉先師,安此微陋。
孟賁股栗,虎豹卻走。
眇然其身,中亦何有。
我求至樂,千載無偶。
執瓢從之,忽焉在後。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顏樂亭詩》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顏樂亭詩》是蘇軾的作品,描繪了一種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生蒸民,為之鼻口。
美者可嚼,芬者可嗅。
美必有惡,芬必有臭。
我無天游,六鑿交斗。
騖而不返,硅步商受。
偉哉先師,安此微陋。
孟賁股栗,虎豹卻走。
眇然其身,中亦何有。
我求至樂,千載無偶。
執瓢從之,忽焉在後。
詩意:
《顏樂亭詩》以一種辭章簡練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人類的感官體驗來探討美與惡、芬芳與臭味的關系,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對人生矛盾的思考。詩人通過自己無法達到天上游仙的境界,只能在塵世中追尋快樂的方式,表達了對于人生無常和短暫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人類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的思考。首先,詩中以天生蒸民作為開頭,暗示了人類天生具備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接著,詩人通過美者可嚼、芬者可嗅的表述,將美和芬芳與鮮美的食物和芳香的氣味相聯系,強調了人們對于這些感官刺激的追求。然而,詩人也指出了美必有惡、芬必有臭的現實,暗示了人生中美好事物背后可能隱藏的陰暗和負面面向。
接下來,詩人自謙地表示自己無法達到天上游仙的境界,只能在俗世中尋求快樂。詩中的“六鑿交斗”形象地描繪了在塵世中奔波和勞累的情景,而“硅步商受”則表達了詩人追求快樂的決心和毅力。詩人對于自己的境遇和追求的快樂的評價是“安此微陋”,顯示出一種豁達和對現實的接受。
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追求至樂、完美的心態,但卻感慨千載難逢。詩人執瓢追求至樂,但卻忽然發現樂在身后,意味著追求的過程中可能會錯過或忽略了本就擁有的幸福。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傳達了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感慨與思索。
“天生蒸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 lè tíng shī
顏樂亭詩
tiān shēng zhēng mín, wèi zhī bí kǒu.
天生蒸民,為之鼻口。
měi zhě kě jué, fēn zhě kě xiù.
美者可嚼,芬者可嗅。
měi bì yǒu è, fēn bì yǒu chòu.
美必有惡,芬必有臭。
wǒ wú tiān yóu, liù záo jiāo dòu.
我無天游,六鑿交斗。
wù ér bù fǎn, guī bù shāng shòu.
騖而不返,硅步商受。
wěi zāi xiān shī, ān cǐ wēi lòu.
偉哉先師,安此微陋。
mèng bēn gǔ lì, hǔ bào què zǒu.
孟賁股栗,虎豹卻走。
miǎo rán qí shēn, zhōng yì hé yǒu.
眇然其身,中亦何有。
wǒ qiú zhì lè, qiān zǎi wú ǒu.
我求至樂,千載無偶。
zhí piáo cóng zhī, hū yān zài hòu.
執瓢從之,忽焉在後。
“天生蒸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