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看歸鴻作小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看歸鴻作小顰”全詩
正如薝蔔林中坐,更對芙蓉城里人。
昨想玉堂空冷徹,誰分銀榼送清醇。
海山知有東南角,正看歸鴻作小顰。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飲和王晉卿》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寫的,題為《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飲和王晉卿》。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屋雪號風苦戰貧,
紙窗迎日稍知春。
正如薝蔔林中坐,
更對芙蓉城里人。
昨想玉堂空冷徹,
誰分銀榼送清醇。
海山知有東南角,
正看歸鴻作小顰。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正月八日邀請王子高和王晉卿共飲時寫的。詩人以自己貧寒的境遇形容屋內的風雪,但紙窗透進的陽光稍稍宣告春天的臨近。詩人把自己比作薝蔔林中的一株,與芙蓉城里的人們相對而坐,表達了自己處境的孤寂與無奈。
詩人回憶起昨天心中的思慮,感嘆玉堂寒冷而空蕩,沒有人分享清酒的美味。然而,海山卻知道東南角上有人正在期待著他的歸來,這讓他微微皺起了眉頭。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借助冬日的景象,將自己的貧困境遇與外界的春天形成鮮明的對照,突出了自身的孤獨和無奈。通過“薝蔔林中坐”和“芙蓉城里人”的對比,詩人表達了自己與世界的隔離感。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思緒,描述了玉堂冷清和沒有人分享酒宴的情景,表現出對溫暖和友誼的渴望。然而,最后兩句“海山知有東南角,正看歸鴻作小顰”,以一種暗示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即使處境艱難,他仍然相信自己會有歸宿。
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和意象,流露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溫暖的渴望。它展示了蘇軾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情世故的感悟,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正看歸鴻作小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g yuè bā rì zhāo wáng zǐ gāo yǐn hé wáng jìn qīng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飲和王晉卿
wū xuě hào fēng kǔ zhàn pín, zhǐ chuāng yíng rì shāo zhī chūn.
屋雪號風苦戰貧,紙窗迎日稍知春。
zhèng rú zhān bó lín zhōng zuò, gèng duì fú róng chéng lǐ rén.
正如薝蔔林中坐,更對芙蓉城里人。
zuó xiǎng yù táng kōng lěng chè, shuí fēn yín kē sòng qīng chún.
昨想玉堂空冷徹,誰分銀榼送清醇。
hǎi shān zhī yǒu dōng nán jiǎo, zhèng kàn guī hóng zuò xiǎo pín.
海山知有東南角,正看歸鴻作小顰。
“正看歸鴻作小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