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傳異學不謀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傳異學不謀身”全詩
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書中苦覓元非訣,醉里微言卻近真。
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贈善相程杰》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善相程杰》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蘇軾對程杰的贊美和敬意。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心傳異學不謀身,
自要清時閱搢紳。
火色上騰雖有數,
急流勇退豈無人。
書中苦覓元非訣,
醉里微言卻近真。
我似樂天君記取,
華顛賞遍洛陽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程杰的敬佩和贊美。程杰是蘇軾的朋友,他在學術上有獨特的見解,但并不追求名利地位,而是以清凈的心態觀察時事和文化潮流。詩中稱贊程杰敢于退讓,即使在紛繁復雜的世間,他也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
蘇軾認為程杰在學問上不斷追求新知,不滿足于現有的知識,不斷苦苦探尋深層次的真理。雖然程杰的學問并非輕易可得,但他的言辭卻能夠貼近真實,使人受益匪淺。蘇軾以自己與樂天君(指李白)相似,希望將程杰的才華和學問銘記在心,一同欣賞洛陽的美景。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程杰的欽佩之情。蘇軾借用了自己與樂天君的比喻,將程杰的學問和品德與歷史上的偉大人物相提并論。他贊揚程杰在學問上的追求和堅持,表達了對程杰高尚品質的敬意。
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辭手法。比如,“心傳異學”形象地描述了程杰追求不同尋常的學問;“火色上騰”和“急流勇退”則象征著紛繁復雜的世事和挑戰,而程杰卻能夠勇敢地退讓;“書中苦覓元非訣”和“醉里微言卻近真”則表達了程杰在學問上的深度和真實性。
整首詩詞以贊美為主線,展現了蘇軾對程杰的敬佩和對真理追求的推崇。同時,通過自身與樂天君的對比,詩中還包含了一種贊美自己的意味,顯示了蘇軾對自己才華和品德的自信。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程杰的贊美和對學問追求的推崇,展示了他的才情和修養。
“心傳異學不謀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hàn xiāng chéng jié
贈善相程杰
xīn chuán yì xué bù móu shēn, zì yào qīng shí yuè jìn shēn.
心傳異學不謀身,自要清時閱搢紳。
huǒ sè shàng téng suī yǒu shù, jí liú yǒng tuì qǐ wú rén.
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shū zhōng kǔ mì yuán fēi jué, zuì lǐ wēi yán què jìn zhēn.
書中苦覓元非訣,醉里微言卻近真。
wǒ shì lè tiān jūn jì qǔ, huá diān shǎng biàn luò yáng chūn.
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
“心傳異學不謀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