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戶懸網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戶戶懸網罩”全詩
逶迤尋遠跡,婉孌見遺貌。
清泉不可挹,涸盡空石窖。
古人飄何之,惟有風竹鬧。
行行玩村落,戶戶懸網罩。
民風坦和平,開戶夜無鈔。
叢林富筍茹,平野絕虎豹。
嗟哉此樂鄉,毋乃姜子教。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留題峽州甘泉寺?姜詩故居?》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留題峽州甘泉寺?姜詩故居?》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輕舟橫江來,
吊古悲純孝。
逶迤尋遠跡,
婉孌見遺貌。
清泉不可挹,
涸盡空石窖。
古人飄何之,
惟有風竹鬧。
行行玩村落,
戶戶懸網罩。
民風坦和平,
開戶夜無鈔。
叢林富筍茹,
平野絕虎豹。
嗟哉此樂鄉,
毋乃姜子教。
詩詞的中文譯文:
輕舟橫渡江河到達,
緬懷古人對純孝的悲哀。
曲折蜿蜒尋找古跡,
優美婉轉地見證留存的模樣。
清澈的泉水無法盡挹,
干涸的石窖只剩空蕩。
古人的靈魂飄蕩何方,
只有風聲和竹葉的喧囂。
步行游覽村落風景,
每戶門前都掛起漁網。
民風坦誠和諧平和,
夜晚無需關上門窗。
茂密的叢林里長滿嫩筍,
平原上已絕跡虎豹。
唉喲,這個樂土之鄉,
怎能不稱頌姜子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游歷峽州甘泉寺和姜詩故居的情景,并表達了對古人的敬仰和對美好鄉土的贊美之情。
詩的開篇,蘇軾乘舟橫渡江河,抵達目的地。他在這個地方吊古悼念純孝的古人,表達了對傳統美德的敬仰和思考。
接下來,蘇軾描述了自己在這個地方尋找古跡的過程,逶迤曲折。他看到了留存下來的古人的面貌和風采,以婉轉優美的筆調描繪出來。
詩的下半部分,蘇軾寫道清泉無法盡挹,石窖已經干涸,表達了對古人的思念和遺失的感慨。他反問古人的靈魂飄蕩何方,唯有風聲和竹葉的喧囂,暗示古人的精神在風竹中繼續存在。
蘇軾繼續描寫了他在這個樂土之鄉游覽村落的情景,每戶門前都懸掛漁網,顯示出這個地方平靜和諧,夜晚無需關上門窗,民風純樸。
最后,蘇軾描述了叢林中茂密的竹林中長滿嫩筍,平原上已經絕跡了虎豹。他由此唏噓不已,稱頌這個樂土之鄉,贊美姜子教(可能是姜子牙)對這個地方的貢獻。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感慨,展現了蘇軾對峽州甘泉寺的游覽之情,以及對古人智慧和美好鄉土的贊美。詩中運用了優美的描寫和反問,表達了對古代美德的思考和對現實社會的觀察,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感慨和審美情趣。
“戶戶懸網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tí xiá zhōu gān quán sì? jiāng shī gù jū?
留題峽州甘泉寺?姜詩故居?
qīng zhōu héng jiāng lái, diào gǔ bēi chún xiào.
輕舟橫江來,吊古悲純孝。
wēi yí xún yuǎn jī, wǎn luán jiàn yí mào.
逶迤尋遠跡,婉孌見遺貌。
qīng quán bù kě yì, hé jǐn kōng shí jiào.
清泉不可挹,涸盡空石窖。
gǔ rén piāo hé zhī, wéi yǒu fēng zhú nào.
古人飄何之,惟有風竹鬧。
xíng xíng wán cūn luò, hù hù xuán wǎng zhào.
行行玩村落,戶戶懸網罩。
mín fēng tǎn hé píng, kāi hù yè wú chāo.
民風坦和平,開戶夜無鈔。
cóng lín fù sǔn rú, píng yě jué hǔ bào.
叢林富筍茹,平野絕虎豹。
jiē zāi cǐ lè xiāng, wú nǎi jiāng zi jiào.
嗟哉此樂鄉,毋乃姜子教。
“戶戶懸網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九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