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父提封海岱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父提封海岱間”全詩
誰知海上詩狂客,占得膠西一半山。
我是膠西舊使君,此山仍占與君分。
故應竊比山中相,時作新詩寄白云。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占山亭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占山亭二首》是蘇軾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尚父提封海岱間,
南征惟到穆陵關。
誰知海上詩狂客,
占得膠西一半山。
我是膠西舊使君,
此山仍占與君分。
故應竊比山中相,
時作新詩寄白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游歷時的心境和對膠西山的情感。詩中描寫了蘇軾的身份和旅途經歷,他是被封為尚父的官員,南征途中抵達穆陵關。蘇軾稱自己為“海上詩狂客”,意味著他游歷海島時的豪情和詩意。他占據了膠西山的一半,與這座山有著特殊的情感紐帶。
蘇軾將自己稱為“膠西舊使君”,意指他曾經在膠西山擔任過官職。盡管他已經離開了這座山,但他仍然與之有著深厚的情感聯系。因此,他與這座山相互占據彼此的位置,彼此倚重。他認為自己應該與山中的景物相媲美,以此為靈感創作新的詩篇,寄托自己的思緒和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作為一位詩人的風采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膠西山的眷戀之情。通過將自己與山融為一體,蘇軾展現了他對山水的親近感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詩詞中蘊含著對自然和人文之間的聯系的思考。蘇軾將自然山水與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通過創作詩歌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思考。他通過詩詞將自己與大自然相連,寄托情感,表達自己的獨特體驗。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展示了蘇軾詩文創作的才華。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將讀者帶入蘇軾的內心世界,讓人感受到他對山水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同時,這首詩詞也反映了蘇軾作為一位詩人的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詩歌創作的熱忱。
“尚父提封海岱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n shān tíng èr shǒu
占山亭二首
shàng fù tí fēng hǎi dài jiān, nán zhēng wéi dào mù líng guān.
尚父提封海岱間,南征惟到穆陵關。
shéi zhī hǎi shàng shī kuáng kè, zhàn dé jiāo xī yī bàn shān.
誰知海上詩狂客,占得膠西一半山。
wǒ shì jiāo xī jiù shǐ jūn, cǐ shān réng zhàn yǔ jūn fēn.
我是膠西舊使君,此山仍占與君分。
gù yīng qiè bǐ shān zhōng xiāng, shí zuò xīn shī jì bái yún.
故應竊比山中相,時作新詩寄白云。
“尚父提封海岱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