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昔齒疾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宿昔齒疾瘳”全詩
年侵腰腳衰,未便陰崖秋。
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
茅屋買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聞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頗和暖,石田又足收。
當期塞雨干,宿昔齒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勢龍泓頭。
柴荊具茶茗,徑路通林丘。
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寄贊上人》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贊上人》是杜甫的一首詩,描寫了杜甫與贊上人在南山相聚的情景。詩意深遠,表達了對友誼和自然的贊美。
詩中,杜甫描述了自己和贊上人在南山相會的情景。他們在山上行走,感受著歲月對身體的摧殘,但仍然不愿放棄對秋天的向往。他們攀登重重山岡,迎接著陽光的照耀,買下了茅屋和土地,滿足了內心的渴望。
杜甫聽說西枝西有茂盛的松樹和稻谷,午后陽光溫暖宜人,石田收獲豐富。他們所在的地方雨量適中,過去的牙疾也得到了治愈。他們居住在山上,象征著他們的志向高遠,面對困難也能堅持不懈。
詩的最后,杜甫提到他們在山林中品茶賞景,往來自由自在,成為了風流的老朋友。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和自然的描寫,表達了杜甫對友誼和自然的珍視和贊美。詩中展示了杜甫與贊上人之間深厚的友誼,以及他們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向往。通過描寫山林的美景和和諧的自然環境,詩中傳遞出一種平和、寧靜和向上的情懷。整首詩充滿了對自然和友
“宿昔齒疾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àn shàng rén
寄贊上人
yī zuó péi xī zhàng, bo lín nán shān yōu.
一昨陪錫杖,卜鄰南山幽。
nián qīn yāo jiǎo shuāi, wèi biàn yīn yá qiū.
年侵腰腳衰,未便陰崖秋。
zhòng gāng běi miàn qǐ, jìng rì yáng guāng liú.
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
máo wū mǎi jiān tǔ, sī yān xīn suǒ qiú.
茅屋買兼土,斯焉心所求。
jìn wén xī zhī xī, yǒu gǔ shān shǔ chóu.
近聞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tíng wǔ pō hé nuǎn, shí tián yòu zú shōu.
亭午頗和暖,石田又足收。
dāng qī sāi yǔ gàn, sù xī chǐ jí chōu.
當期塞雨干,宿昔齒疾瘳。
péi huí hǔ xué shàng, miàn shì lóng hóng tóu.
裴回虎穴上,面勢龍泓頭。
chái jīng jù chá míng, jìng lù tōng lín qiū.
柴荊具茶茗,徑路通林丘。
yǔ zi chéng èr lǎo, lái wǎng yì fēng liú.
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
“宿昔齒疾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