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吹噓借余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道吹噓借余論”全詩
聞道吹噓借余論,故教流落得生還。
清篇帶月來霜夜,妙語先春發病顏。
詩酒暮年猶足用,竹木高會許時攀。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王震》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震》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攜文過我治平間,
我攜帶文字走過了我治理國家的時光,
霧豹當時始一斑。
就像霧中的豹子,當時只有一點點模糊的印象。
聞道吹噓借余論,
聽說有人吹噓借用我的觀點來論述,
故教流落得生還。
所以我教導那些流落的想法得以重生。
清篇帶月來霜夜,
明凈的篇章伴隨著月色來到寒霜的夜晚,
妙語先春發病顏。
美妙的言辭先于春天,使人心生病態之顏。
詩酒暮年猶足用,
在晚年仍然能夠用詩和酒找到樂趣,
竹木高會許時攀。
邀請高人在竹林中共談心得,共同攀登修行之路。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己在治理國家過程中的一些感慨和思考。他自述自己曾經在治平間度過一段時光,但對于自己的貢獻,他認為只有微不足道的一點,就像霧中的豹子只有一點模糊的斑點。他聽說有人吹噓借用他的觀點來進行論述,這讓他覺得那些流落的想法得到了重生。詩中還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明凈的篇章伴隨著月色降臨,而美妙的言辭則先于春天而生,給人一種病態之顏。然而,即使是在晚年,蘇軾仍然能夠通過寫詩、飲酒來找到快樂,他還向他人邀請,希望能與高人共同探討修行之道,在竹林中攀登。
“聞道吹噓借余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zhèn
次韻王震
xié wén guò wǒ zhì píng jiān, wù bào dāng shí shǐ yī bān.
攜文過我治平間,霧豹當時始一斑。
wén dào chuī xū jiè yú lùn, gù jiào liú luò de shēng huán.
聞道吹噓借余論,故教流落得生還。
qīng piān dài yuè lái shuāng yè, miào yǔ xiān chūn fā bìng yán.
清篇帶月來霜夜,妙語先春發病顏。
shī jiǔ mù nián yóu zú yòng, zhú mù gāo huì xǔ shí pān.
詩酒暮年猶足用,竹木高會許時攀。
“聞道吹噓借余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