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髀肉磨欲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年髀肉磨欲透”全詩
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詩瘦,不如芋魁歸飯豆。
門前欲嘶御史驄,詔恩三日休老翁,羨君懷中雙橘紅。
(黃有老母。
)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黃魯直畫馬試院中作》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黃魯直畫馬試院中作》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少年鞍馬勤遠行,
臥聞龁草風雨聲,
見此忽思短策橫。
少年時騎著馬勤奔走,
躺臥之間聽到草木在風雨中響動,
看到這一幕,我突然想起了年輕時的豪情壯志。
十年髀肉磨欲透,
那更陪君作詩瘦,
不如芋魁歸飯豆。
十年來,騎馬的磨破了髀肉,
陪伴你一起寫詩,我變得瘦弱,
與其如此,不如回家吃芋頭和豆子。
門前欲嘶御史驄,
詔恩三日休老翁,
羨君懷中雙橘紅。
門前的馬兒欲要嘶鳴,
御史驄馬即將出發,
皇帝的恩典讓你休息三天,
老翁啊,我羨慕你懷中抱著的雙柿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年輕時充滿激情和奮斗的回憶,以及對自己逝去青春和日漸衰老的感慨。他通過描述少年時的騎馬奔行和聽到風雨聲的情景,勾起了他對年輕時豪情壯志的思緒。然而,時間的流逝使他的身體逐漸疲憊,他覺得自己變得瘦弱,不再具備當年的英勇和豪情。最后,他羨慕身邊還年輕有為的人,表達了對年輕與活力的向往和對自己已逝時光的遺憾之情。
整首詩詞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青春逝去的感慨,以及對年輕時充滿激情和奮斗的美好回憶的思考。蘇軾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年輕時充滿活力和豪情的向往。
“十年髀肉磨欲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uáng lǔ zhí huà mǎ shì yuàn zhōng zuò
次韻黃魯直畫馬試院中作
shào nián ān mǎ qín yuǎn xíng, wò wén hé cǎo fēng yǔ shēng, jiàn cǐ hū sī duǎn cè héng.
少年鞍馬勤遠行,臥聞龁草風雨聲,見此忽思短策橫。
shí nián bì ròu mó yù tòu, nà gèng péi jūn zuò shī shòu, bù rú yù kuí guī fàn dòu.
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詩瘦,不如芋魁歸飯豆。
mén qián yù sī yù shǐ cōng, zhào ēn sān rì xiū lǎo wēng, xiàn jūn huái zhōng shuāng jú hóng.
門前欲嘶御史驄,詔恩三日休老翁,羨君懷中雙橘紅。
huáng yǒu lǎo mǔ.
(黃有老母。
)
“十年髀肉磨欲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