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將緇布緣深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將緇布緣深衣”全詩
誰識長身古君子,猶將緇布緣深衣。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竹鶴》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竹鶴》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蘇軾。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此君何處不相宜,
況有能言老令威。
誰識長身古君子,
猶將緇布緣深衣。
詩意:
這位君子無論身處何地都顯得得體端莊,更重要的是他有著能言善辯的老令威(即指古代的令官,具有威望和權威)。然而,誰能真正理解這位高大的古代君子,就像他身著深色的緇布衣一樣,他的內在和修養深不可測。
賞析:
《竹鶴》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蘇軾對古代君子的贊美和思考。詩中的“此君”指代一位高尚的君子,他無論身處何地都能適應周圍環境,表現得非常得體。這位君子還具備能言善辯的老令威,他的言辭和行為都充滿著威嚴和權威。
然而,詩中蘇軾提出了一個問題:誰能真正理解這位高大的古代君子呢?盡管他的外表和言談舉止都展現出他的卓越品質,但他內在的修養和品質是深不可測的,就像他身著深色的緇布衣一樣。緇布是一種黑色的粗布,象征著素樸和低調。蘇軾通過這樣的比喻,強調了這位君子的內在修養和深邃之處,這是外表所無法完全展現的。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蘇軾對古代君子的贊美和思考。他通過描寫君子的相宜和老令威,以及隱喻緇布衣來強調君子的內在品質和修養。這種對古代君子的贊美和思考,展示了蘇軾對道德風范和高尚品質的崇敬與追求。
“猶將緇布緣深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ú hè
竹鶴
cǐ jūn hé chǔ bù xiāng yí, kuàng yǒu néng yán lǎo lìng wēi.
此君何處不相宜,況有能言老令威。
shuí shí cháng shēn gǔ jūn zǐ, yóu jiāng zī bù yuán shēn yī.
誰識長身古君子,猶將緇布緣深衣。
“猶將緇布緣深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