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幾蕭條帶鹖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隱幾蕭條帶鹖冠”出自唐代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yǐn jǐ xiāo tiáo dài hé guān,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隱幾蕭條帶鹖冠”全詩
《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注釋】:
這首詩寫在詩人去世前半年多,即大歷五年(770)春淹留潭州的時候,表現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關懷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
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從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說“佳辰強飲食猶寒”,逢到節日佳辰,詩人雖在老病之中還是打起精神來飲酒。“強飲”不僅說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著漂泊中勉強過節的心情。這個起句為詩中寫景抒情,安排了一個有內在聯系的開端。第二句刻畫舟中詩人的孤寂形象。“鹖冠”傳為楚隱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點出作者失去官職不為朝廷所用的身份。窮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憂心時勢,思念朝廷,這是無能為力的杜甫最為傷情之處。首聯中“強飲”與“鹖冠”正概括了作者此時的身世遭遇,也包蘊著一生的無窮辛酸。
第二聯緊接首聯,十分傳神地寫出了詩人憑幾舟中的所見所感,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句。春來水漲,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云間;詩人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天上坐”、“霧中看”非常切合年邁多病舟居觀景的實際,讀來倍覺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滲出一層空靈漫渺,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帶了出來。這種心潮起伏不只是詩人暗自傷老,也包含著更深的意緒:時局的動蕩不定,變亂無常,不也如同隔霧看花,真象難明么!筆觸細膩含蓄,使讀者不能不驚嘆詩人憂思之深以及觀察力與表現力的精湛了。
第三聯兩句寫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戲蝶”是舟中近景,故曰“過閑幔”。第二句“片片輕鷗”是舟外遠景,故曰“下急湍”。這里表面看似乎與上下各聯均無聯系,實則不然。這兩句承上,寫由舟中外望空中水面之景。“閑幔”的“閑”字回應首聯第二句的“蕭條”,布幔閑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翩躚,穿空而過。“急湍”指江水中的急流,片片白鷗輕快地逐流飛翔,遠遠離去。正是這樣蝶鷗往來自如的景色,才易于對比引發出困居舟中的作者“直北”望長安的憂思,向尾聯作了十分自然的過渡。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引朱翰語云:“蝶鷗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對景生愁”,也是看出了第三聯與尾聯在景與情上的聯系。
尾聯兩句總收全詩。云而曰“白”,山而說“青”,正是寒食佳辰春來江上的自然景色,“萬余里”將作者的思緒隨著層疊不斷的青山白云引開去,為結句作一鋪墊。“愁看”句收括全詩的思想感情,將深長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長安”上。浦起龍說:“‘云白山青’應‘佳辰’,‘愁看直北’應‘隱幾’”,這只是從字面上去分析首尾的暗相照應。其實這一句將舟中舟外,近處遠處的觀感,以至漂泊時期詩人對時局多難的憂傷感懷全部凝縮在內,而以一個“愁”字總綰,既凝重地結束了全詩,又有無限的深情俱在言外。所以《杜詩鏡銓》說“結有遠神”。這首七律于自然流轉中顯深沉凝煉,很能表現杜甫晚年詩風蒼茫而沉郁的特色。
(左成文)
這首詩寫在詩人去世前半年多,即大歷五年(770)春淹留潭州的時候,表現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關懷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
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從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說“佳辰強飲食猶寒”,逢到節日佳辰,詩人雖在老病之中還是打起精神來飲酒。“強飲”不僅說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著漂泊中勉強過節的心情。這個起句為詩中寫景抒情,安排了一個有內在聯系的開端。第二句刻畫舟中詩人的孤寂形象。“鹖冠”傳為楚隱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點出作者失去官職不為朝廷所用的身份。窮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憂心時勢,思念朝廷,這是無能為力的杜甫最為傷情之處。首聯中“強飲”與“鹖冠”正概括了作者此時的身世遭遇,也包蘊著一生的無窮辛酸。
第二聯緊接首聯,十分傳神地寫出了詩人憑幾舟中的所見所感,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句。春來水漲,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云間;詩人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天上坐”、“霧中看”非常切合年邁多病舟居觀景的實際,讀來倍覺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滲出一層空靈漫渺,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帶了出來。這種心潮起伏不只是詩人暗自傷老,也包含著更深的意緒:時局的動蕩不定,變亂無常,不也如同隔霧看花,真象難明么!筆觸細膩含蓄,使讀者不能不驚嘆詩人憂思之深以及觀察力與表現力的精湛了。
第三聯兩句寫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戲蝶”是舟中近景,故曰“過閑幔”。第二句“片片輕鷗”是舟外遠景,故曰“下急湍”。這里表面看似乎與上下各聯均無聯系,實則不然。這兩句承上,寫由舟中外望空中水面之景。“閑幔”的“閑”字回應首聯第二句的“蕭條”,布幔閑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翩躚,穿空而過。“急湍”指江水中的急流,片片白鷗輕快地逐流飛翔,遠遠離去。正是這樣蝶鷗往來自如的景色,才易于對比引發出困居舟中的作者“直北”望長安的憂思,向尾聯作了十分自然的過渡。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引朱翰語云:“蝶鷗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對景生愁”,也是看出了第三聯與尾聯在景與情上的聯系。
尾聯兩句總收全詩。云而曰“白”,山而說“青”,正是寒食佳辰春來江上的自然景色,“萬余里”將作者的思緒隨著層疊不斷的青山白云引開去,為結句作一鋪墊。“愁看”句收括全詩的思想感情,將深長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長安”上。浦起龍說:“‘云白山青’應‘佳辰’,‘愁看直北’應‘隱幾’”,這只是從字面上去分析首尾的暗相照應。其實這一句將舟中舟外,近處遠處的觀感,以至漂泊時期詩人對時局多難的憂傷感懷全部凝縮在內,而以一個“愁”字總綰,既凝重地結束了全詩,又有無限的深情俱在言外。所以《杜詩鏡銓》說“結有遠神”。這首七律于自然流轉中顯深沉凝煉,很能表現杜甫晚年詩風蒼茫而沉郁的特色。
(左成文)
“隱幾蕭條帶鹖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hán shí zhōu zhōng zuò
小寒食舟中作
jiā chén qiáng fàn shí yóu hán, yǐn jǐ xiāo tiáo dài hé guān.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
chūn shuǐ chuán rú tiān shàng zuò,
春水船如天上坐,
lǎo nián huā shì wù zhōng kàn.
老年花似霧中看。
juān juān xì dié guò xián màn, piàn piàn qīng ōu xià jí tuān.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yún bái shān qīng wàn yú lǐ, chóu kàn zhí běi shì cháng ān.
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隱幾蕭條帶鹖冠”平仄韻腳
拼音:yǐn jǐ xiāo tiáo dài hé guān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隱幾蕭條帶鹖冠”的相關詩句
“隱幾蕭條帶鹖冠”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隱幾蕭條帶鹖冠”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隱幾蕭條帶鹖冠”出自杜甫的 《小寒食舟中作》,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