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已收滴博云間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收滴博云間戍”出自唐代杜甫的《奉和嚴公軍城早秋》,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yǐ shōu dī bó yún jiān shù,詩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已收滴博云間戍”全詩

    《奉和嚴公軍城早秋》
    秋風裊裊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
    已收滴博云間戍,欲奪蓬婆雪外城。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頭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鶴注】當是廣德二年秋七月在幕府作。

      秋風裊裊動高旌①,玉帳分弓射虜營②。已收滴博云間戍③,欲奪蓬婆雪外城④。

      (此詩稱嚴公將略。上二早秋軍城,下二頌其戰功。)

      ①《九歌》:“裊裊兮秋風。”②趙曰:玉帳,謂大將軍之帳。詳十一卷。③《困學紀聞》:的博嶺在維州。《韋皋傳》:出西山靈關,破峨和通鶴定廉城,逾的博嶺,遂圍維州,搏雞棲,攻下羊溪等三城,取劍山屯,焚之。④鶴曰:蓬婆,乃吐蕃城名。《元和郡縣志》:柘州城,四面險阻,易于固守,有安戎江、蓬婆水,在州南三十里。大雪山,一名蓬婆山,在柘縣西北一百里。胡夏客曰:《唐書·吐蕃傳》:開元二十六年,劍南節度使玉昱攻安戎城,于城左右筑兩城,以為攻拒之所,頓兵蓬婆嶺下,運資糧守之。吐蕃來攻安成,官軍大敗,兩城并陷,將士數萬及軍糧甲仗俱沒。此云“欲奪蓬婆雪外城”,望其為中夏雪恥也。黃生曰:詩中用地名,必取其佳者,方能助色。如鳳林、魚海、烏蠻、白帝、魚龍、鳥鼠是也。滴博、蓬婆,地名本粗硬,用云間、雪外字以調適之,讀來便覺風秀,運用之妙如此。
    -----------仇兆鰲 《杜詩詳注》-----------

    “已收滴博云間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yán gōng jūn chéng zǎo qiū
    奉和嚴公軍城早秋

    qiū fēng niǎo niǎo dòng gāo jīng, yù zhàng fēn gōng shè lǔ yíng.
    秋風裊裊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
    yǐ shōu dī bó yún jiān shù, yù duó péng pó xuě wài chéng.
    已收滴博云間戍,欲奪蓬婆雪外城。

    “已收滴博云間戍”平仄韻腳

    拼音:yǐ shōu dī bó yún jiān shù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已收滴博云間戍”的相關詩句

    “已收滴博云間戍”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已收滴博云間戍”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已收滴博云間戍”出自杜甫的 《奉和嚴公軍城早秋》,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