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留萬留不住玉酒頻傾宿眉愁聚空腸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留萬留不住玉酒頻傾宿眉愁聚空腸斷”全詩
正是楊花滿路
那堪更、別離情緒
羅巾掩淚
任粉痕沾污
爭奈向、千留萬留不住
玉酒頻傾
宿眉愁聚
空腸斷、寶箏弦柱
人間后會
又不知何處
夢魂里、也須時時飛去
分類: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殢人嬌》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殢人嬌》是宋代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殢人嬌》
二月春風正是楊花滿路,
那堪更、別離情緒羅巾掩淚。
任粉痕沾污,爭奈向。
千留萬留不住,玉酒頻傾宿。
眉愁聚空,腸斷寶箏弦柱。
人間后會又不知何處,
夢魂里,也須時時飛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日的離別情景。二月春風吹拂著滿地的楊花,但是面對離別的情緒,作者無法抑制自己的眼淚。紅粉痕跡沾污了羅巾,作者無法抵擋這種別離之苦。盡管千百次地留戀,卻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作者頻頻傾斟著玉酒,以消愁解悶。然而,眉頭上的愁思仍然聚集在空虛的心腸里,心弦如同寶箏的琴弦一樣斷裂。在人世間的再會,又不知道將會在何處,只能在夢中的靈魂里,時刻飛揚。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麗的筆觸描繪了春日離別的憂思,表現出作者的憂愁與無奈之情。詩中運用了鮮明的景物描寫,通過二月春風和滿地的楊花,營造出一個溫暖而悲傷的離別氛圍。作者通過"羅巾掩淚"和"粉痕沾污"的描寫,生動地刻畫了別離帶來的痛苦和眼淚。同時,玉酒的傾斟和寶箏弦柱的斷裂,都是作者為了麻痹自己的心情而采取的方式,然而卻無法真正消除內心的憂傷。最后兩句"人間后會又不知何處,夢魂里,也須時時飛去",表達了對未來的迷茫和對離別的無奈,以及在夢境中尋找心靈寄托的渴望。
整首詩詞情緒真摯,細膩而含蓄,通過對離別的描繪和對內心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自我安慰和寄托的渴望。它以深情的筆觸觸動人心,展現了晏殊獨特的詩意和情感表達能力。
“千留萬留不住玉酒頻傾宿眉愁聚空腸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ì rén jiāo
殢人嬌
èr yuè chūn fēng
二月春風
zhèng shì yáng huā mǎn lù
正是楊花滿路
nà kān gèng bié lí qíng xù
那堪更、別離情緒
luó jīn yǎn lèi
羅巾掩淚
rèn fěn hén zhān wū
任粉痕沾污
zhēng nài xiàng qiān liú wàn liú bú zhù
爭奈向、千留萬留不住
yù jiǔ pín qīng
玉酒頻傾
sù méi chóu jù
宿眉愁聚
kōng cháng duàn bǎo zhēng xián zhù
空腸斷、寶箏弦柱
rén jiān hòu huì
人間后會
yòu bù zhī hé chǔ
又不知何處
mèng hún lǐ yě xū shí shí fēi qù
夢魂里、也須時時飛去
“千留萬留不住玉酒頻傾宿眉愁聚空腸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