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空歌韻曉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片空歌韻曉風”全詩
太昊茲辰授春令,鶯旗應在矞云中。
分類: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立春祀太乙》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立春祀太乙》是宋代文學家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紫毛雙節引青童,
一片空歌韻曉風。
太昊茲辰授春令,
鶯旗應在矞云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立春時節祭祀太乙星君的場景。太乙星君是中國神話傳說中負責掌管春天的神明。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祭祀的莊嚴神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精美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盎然氣息和祭祀儀式的莊重。首句“紫毛雙節引青童”,形象地描繪了祭祀儀式中使用的紫色毛筆,由青年童子拿著。這一景象既表達了儀式的莊重,又給人以活潑的感覺。接著,“一片空歌韻曉風”,通過“空”、“歌”、“曉風”等詞語的運用,表達了春天的早晨,空氣中彌漫著悠揚的歌聲和清新的微風。
第三句“太昊茲辰授春令”,表明太乙星君作為春天的掌管者,將春天的命令傳達給大地。太昊是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辰是指時辰,春令代表春天的指令。這一句揭示了春天的來臨是由神明授予的,體現了人們對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最后一句“鶯旗應在矞云中”,描繪了春天的旗幟——鶯旗,高高飄揚在云中。鶯鳥是春天的代表,這一景象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生機勃勃的景象。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祭祀的莊嚴神圣。作者晏殊通過描寫和象征的手法,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人們對春天的崇敬之情。
“一片空歌韻曉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chūn sì tài yǐ
立春祀太乙
zǐ máo shuāng jié yǐn qīng tóng, yī piàn kōng gē yùn xiǎo fēng.
紫毛雙節引青童,一片空歌韻曉風。
tài hào zī chén shòu chūn lìng, yīng qí yīng zài yù yún zhōng.
太昊茲辰授春令,鶯旗應在矞云中。
“一片空歌韻曉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