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璆樽輟泛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苑璆樽輟泛花”全詩
重陽蜜餌承班詔,西苑璆樽輟泛花。
蕭相未央功已半,漢皇宣室宴非賒。
由來位極妨行樂,目斷黃壚酒旆斜。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次韻和史館呂相公九日偶成》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晏殊所作的《次韻和史館呂相公九日偶成》。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闕千門製不奢,
上公精意在朝家。
重陽蜜餌承班詔,
西苑璆樽輟泛花。
蕭相未央功已半,
漢皇宣室宴非賒。
由來位極妨行樂,
目斷黃壚酒旆斜。
中文譯文:
鳳闕的千門制作得并不奢華,
尊貴的公侯把精力都放在朝廷家族之上。
重陽節時,甜蜜的酒食接受班詔,
西苑的美酒和美食停下來,花朵漂浮其中。
蕭相(指當時的宰相)的功勞還未達到巔峰,
漢皇(指當時的皇帝)宣室的宴會并不是隨便的。
歷來,高位會妨礙行樂之事,
眼前斷了黃土高坡上的酒旗斜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晏殊以次韻和史館呂相公所作的,內容描繪了一幅宴會的場景,并通過對宴會中的一些細節的抒發,表達了對時代政治和社會現象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鳳闕千門并不奢華,是在暗示宴會的莊重和莊嚴。鳳闕是指皇宮的正門,千門表示門庭繁華。雖然宴會場所莊重,但作者強調尊貴的公侯將精力都投入到朝廷家族之中,暗指他們對政務和國家的忠誠與關注。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重陽節時的宴會,稱之為重陽蜜餌,并提到宴會接受了班詔,意味著宴會的舉辦得到了皇帝的特別命令和贊賞。西苑的璆樽(美酒)停下來,花朵漂浮其中,描繪了宴會的熱鬧和喜慶氣氛。
然后,詩中提到了蕭相(當時的宰相),稱他的功勞已經完成了一半,但漢皇宣室的宴會卻并非隨便舉行,暗示了宴會的重要性和莊重性。這里可能是對當時政治局勢的隱喻,表達了作者對宰相權力的思考和對宴會背后政治意義的關注。
最后,詩中提到高位會妨礙行樂之事,黃壚(黃土高坡)上的酒旗斜倚,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界中權力和地位對人們行樂的阻礙的思考。這里的黃壚和酒旗可能是象征著庸俗和享樂的事物,而作者的目光被這些事物所遮擋,無法真正享受行樂之樂。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宴會場景的描繪,反映了當時政治和社會現象,并通過對細節的抒發,表達了對權力和享樂之間關系的思考。詩詞中的意象和隱喻使得詩意更加豐富,給讀者留下了一些深思和想象的空間。
“西苑璆樽輟泛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shǐ guǎn lǚ xiàng gōng jiǔ rì ǒu chéng
次韻和史館呂相公九日偶成
fèng quē qiān mén zhì bù shē, shàng gōng jīng yì zài cháo jiā.
鳳闕千門製不奢,上公精意在朝家。
chóng yáng mì ěr chéng bān zhào, xī yuàn qiú zūn chuò fàn huā.
重陽蜜餌承班詔,西苑璆樽輟泛花。
xiāo xiāng wèi yāng gōng yǐ bàn, hàn huáng xuān shì yàn fēi shē.
蕭相未央功已半,漢皇宣室宴非賒。
yóu lái wèi jí fáng xíng lè, mù duàn huáng lú jiǔ pèi xié.
由來位極妨行樂,目斷黃壚酒旆斜。
“西苑璆樽輟泛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