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因雨上金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因雨上金鋪”全詩
唯有紫苔偏得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過勤政樓》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勤政樓》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秋令節名空在,
承露絲囊世已無。
唯有紫苔偏得意,
年年因雨上金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荒涼的景象,勤政樓的名字雖然保留了千秋令節的美好稱謂,但樓已經殘破無存。絲囊早已失去了珍貴的露水,只有紫苔在樓上生長,它因為每年的雨水而茂盛,仿佛是在向大家炫耀它的獨特之處。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事物更迭的感慨。勤政樓是一個象征政府廉潔的地方,千秋令節是一個美好的節日,兩者的名字仍然存在,但實際上它們已經失去了昔日的輝煌。樓已經破敗不堪,絲囊中的珍貴露水也早已消失殆盡,只有紫苔頑強地生長在樓上,每年的雨水讓它繼續繁茂。
詩中的紫苔象征著堅韌和生命的力量,盡管環境已經衰敗,但它依然能夠頑強地生存下去,并因為雨水的滋潤而茂盛。作者通過這種景物的對比,表達了對逝去歲月和事物消逝的感慨,同時也贊美了生命的頑強和堅韌不拔的品質。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以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它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更迭,但也傳遞出對生命力量和堅持不懈的贊美。整首詩以一種平靜的態度展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給人以深思。
“年年因雨上金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qín zhèng lóu
過勤政樓
qiān qiū lìng jié míng kōng zài, chéng lù sī náng shì yǐ wú.
千秋令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
wéi yǒu zǐ tái piān de yì, nián nián yīn yǔ shàng jīn pū.
唯有紫苔偏得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年年因雨上金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