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梨花落晚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樹梨花落晚風”全詩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鷺鷥》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鷺鷥》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雪衣雪發青玉嘴,
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
一樹梨花落晚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冬日的景象,以及其中一只鷺鷥的形象。鷺鷥是一種白色的水鳥,它的羽毛潔白如雪,纖細的嘴呈現出青玉的色澤。詩人觀察到這只鷺鷥站在溪水中,它們聚集在水中捕食魚兒。突然受到驚嚇,它們展翅飛起,遠遠地映照在碧綠的山景中。與此同時,一樹梨花在晚風中飄落。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冬日景色中的一幅畫面。詩人以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鷺鷥的形象,將其與白雪、青玉相聯系,強調了其潔白和精致。鷺鷥聚集在溪水中捕食魚兒,展現出它們的生動和活力。當它們受到驚嚇時,翅膀的展開使它們在碧綠的山景中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飛行線條。與此同時,一樹梨花在晚風中落下,給整個畫面增添了一絲凄美的氛圍。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瞬間美的敏感和感悟。鷺鷥的形象象征著自然界的生機和活力,而雪、山、溪水則為整個畫面增添了寧靜、清冷的氛圍。詩人以簡練、凝練的語言將這些元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詩詞展現出一種靜謐而優美的意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象和精湛的描寫技巧展現了冬日景色中的美感和詩人對自然的感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清新、寧靜的審美體驗。
“一樹梨花落晚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sī
鷺鷥
xuě yī xuě fā qīng yù zuǐ, qún bǔ yú ér xī yǐng zhōng.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jīng fēi yuǎn yìng bì shān qù, yī shù lí huā luò wǎn fēng.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一樹梨花落晚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