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漢貂真密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七葉漢貂真密近”全詩
未趨雉尾隨元老,且驀羊腸過少年。
七葉漢貂真密近,一枝詵桂亦徒然。
羽書正急征兵地,須遣頭風處處痊。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洛下送張曼容赴上黨召》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洛下送張曼容赴上黨召》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歌闋樽殘恨起偏,
憑君不用設離筵。
未趨雉尾隨元老,
且驀羊腸過少年。
七葉漢貂真密近,
一枝詵桂亦徒然。
羽書正急征兵地,
須遣頭風處處痊。
中文譯文:
歌頌酒杯盡余恨動心,
憑借你不必舉行離別的宴會。
尚未跟隨老臣趨附尾隨朝政,
暫時迅速地穿越青春之阻。
七葉的漢朝貂真實地接近,
一枝高潔的桂花也只是徒然。
戰書急切地傳達征兵之地,
必須派遣頭疼的風去處處治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牧在唐朝創作的,題目是《洛下送張曼容赴上黨召》。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張曼容離別的感慨和祝福。
首先,詩人通過“歌闋樽殘恨起偏”一句,表達了自己在離別時內心的不舍和遺憾之情。他提到了酒杯已經空盡,意味著離別的時刻已經來臨,而他對離別產生了一些偏頗的情感。
其次,詩人對張曼容表示了一種特殊的情誼和信任。他直言不諱地告訴張曼容不必設立離別的筵席,這表明他們之間的感情深厚,甚至超越了一般的朋友關系。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還沒有跟隨老臣們趨附朝廷,而是迅速地穿越了青春的阻礙,這暗示了詩人對未來的期望和追求。他希望能夠在年輕時迅速成長,不辜負自己的才華和激情。
詩中還出現了“七葉漢貂”和“一枝詵桂”的意象,這些象征著珍貴和高潔。這些意象的出現,可能既指代了張曼容的美貌和高貴,也可能是對她將要踏上的新征程的祝福和期待。
最后兩句提到了“羽書”和“頭風”,暗示了國家的急切征兵和緊張局勢。詩人希望張曼容能夠在這個危機時刻處處治愈頭疼,也表達了他對她的祝福和關心。
總的來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不舍和遺憾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張曼容的深情厚意和祝福。通過描繪自己迅速成長和國家緊張局勢的對比,詩人展示了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和對張曼容的信任與關心。
“七葉漢貂真密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xià sòng zhāng màn róng fù shàng dǎng zhào
洛下送張曼容赴上黨召
gē què zūn cán hèn qǐ piān, píng jūn bù yòng shè lí yán.
歌闋樽殘恨起偏,憑君不用設離筵。
wèi qū zhì wěi suí yuán lǎo, qiě mò yáng cháng guò shào nián.
未趨雉尾隨元老,且驀羊腸過少年。
qī yè hàn diāo zhēn mì jìn, yī zhī shēn guì yì tú rán.
七葉漢貂真密近,一枝詵桂亦徒然。
yǔ shū zhèng jí zhēng bīng dì, xū qiǎn tóu fēng chǔ chù quán.
羽書正急征兵地,須遣頭風處處痊。
“七葉漢貂真密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