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上行人卻回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沙上行人卻回首”全詩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明妃曲》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明妃曲》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明妃初嫁與胡兒,
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
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
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
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
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
尚有哀弦留至今。
詩意和賞析:
《明妃曲》是一首以明妃為主題的詩歌,通過描繪明妃的婚姻和境遇,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思考和對人情世故的感慨。
詩中描述了明妃初嫁給胡人,嫁妝中的氈車、胡姬等都是外來的異物。明妃含情欲表達自己的心意,但卻無處傾訴,只能把真情傳達給琵琶,而琵琶也能理解明妃的心思。
詩中出現的黃金桿指的是琵琶,作者以此形容明妃的手在撥弄琵琶時,如春風拂面般柔軟。明妃彈奏琵琶的音樂吸引了飛鴻,作者以此比喻明妃的音樂才華能夠感動人心,甚至勸胡人留下來品味胡酒。
然而,漢宮的侍女暗自垂淚,而在沙灘上行走的胡人卻回頭看著明妃。這一景象呈現了明妃與胡人之間的矛盾和無奈。明妃對漢朝的恩情淺薄,而對胡人的恩情卻深厚,這展現了人情深淺和相知之間的人生樂趣。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明妃的懷念和對胡人的思念。詩人對明妃的墓已經荒蕪不堪感到可憐,但他們依然通過悲傷的琴弦來懷念過去的歲月。
整首詩以明妃的婚姻和遭遇為線索,通過琵琶的形象和明妃之間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人情世故、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中的音樂元素和景物描寫使得詩歌更具感染力,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藝術風格。
“沙上行人卻回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fēi qū
明妃曲
míng fēi chū jià yǔ hú ér, zhān chē bǎi liàng jiē hú jī.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hán qíng yù yǔ dú wú chǔ, chuán yǔ pí pá xīn zì zhī.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huáng jīn gān bō chūn fēng shǒu, dàn kàn fēi hóng quàn hú jiǔ.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hàn gōng shì nǚ àn chuí lèi, shā shàng xíng rén què huí shǒu.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hàn ēn zì qiǎn hú ēn shēn, rén shēng lè zài xiāng zhī xīn.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kě lián qīng zhǒng yǐ wú méi, shàng yǒu āi xián liú zhì jīn.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沙上行人卻回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