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來講下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休來講下坐”全詩
若人學佛法,勇亦當如此。
休來講下坐,莫入禪門里。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歡喜。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勇有孟施舍,能無懼而已。
若人學佛法,勇亦當如此。
休來講下坐,莫入禪門里。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歡喜。
中文譯文:
勇敢者有孟施的慷慨,能夠無所畏懼。
如果一個人學習佛法,勇敢也應如此。
不要只是空談坐禪,不要深入禪宗之門。
只要能夠舍棄一切,就能夠獲得佛陀的喜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創作的《擬寒山拾得二十首》中的一首。詩中表達了勇敢的精神和學習佛法的態度。
首先,詩人提到了孟施,這是一個古代的人物,以其慷慨勇敢而聞名。詩人通過引用孟施的行為,表達了勇敢者無所畏懼的品質。這里的“能無懼而已”意味著勇敢者能夠面對困難和挑戰,毫不畏懼。
接著,詩人將勇敢與學習佛法聯系起來。他認為,學習佛法的人也應該具備勇敢的品質。學佛即是修行,需要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煩惱和執著,以及克服內心的困擾。只有勇敢地面對這些,才能真正修得佛法的智慧和解脫。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醒人們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的講解和坐禪的表面功夫。他認為,單純地說教并不能真正領悟佛法的精髓,而過分追求禪修的境界也不是最重要的。取而代之的是舍棄一切執著和貪欲,以此來追求佛陀的喜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了學習佛法需要有勇氣去超越自我。通過舍棄一切執著和貪欲,可以獲得內心的寧靜和佛陀的喜悅。這些思想體現了王安石對于修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啟迪意義的詩詞作品。
“休來講下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hán shān shí dé èr shí shǒu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yǒng yǒu mèng shī shě, néng wú jù ér yǐ.
勇有孟施舍,能無懼而已。
ruò rén xué fó fǎ, yǒng yì dāng rú cǐ.
若人學佛法,勇亦當如此。
xiū lái jiǎng xià zuò, mò rù chán mén lǐ.
休來講下坐,莫入禪門里。
dàn néng yī qiè shě, guǎn qǔ fú huān xǐ.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歡喜。
“休來講下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