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涕沾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但涕沾衣”全詩
所論多感概,自信肯依違。
死者若可作,今人誰與歸。
應須蹈東海,不但涕沾衣。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賈生》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賈生》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朝有個洛陽的年輕人,少年時就明察是非。
他的言論很多時候引發感慨,自信地敢于違背眾說。
如果死者能夠復生,現在的人又有誰愿回歸?
也許應該跳入東海,不僅是因為悲傷而濕透衣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年輕人賈生的形象。賈生具有明察是非的才智,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便與眾不同。他對社會現象和人生的思考帶有深沉的感慨。詩人通過表達對賈生的贊賞,反思了當下社會對于個體獨立思考和價值觀的局限,呼喚著人們能夠勇敢追求真理,不受固有觀念的桎梏。
賞析:
《賈生》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述了賈生的特質和思想態度。賈生年輕時就展現出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明辨是非。他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在眾說紛紜中堅守自己的信念。詩中提到,如果死者能復生,現在的人又有誰會愿意回歸?這是對當時社會思潮的批判和反思,表達了詩人對于個體獨立思考和勇于追求真理的呼喚。
最后兩句“應須蹈東海,不但涕沾衣”,形象地描繪了賈生的悲憤之情。他寧愿跳入東海,讓自己的淚水濕透衣衫,也不愿屈從于世俗的壓力和迷失的境地。這種強烈的自我抒發和堅持個人信念的精神,使得賈生成為一個令人贊嘆的形象。
整首詩詞通過對賈生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于個體獨立精神和思想自由的推崇,呼喚人們勇敢地堅守自己的信念,不被世俗束縛。同時,詩中的悲憤情緒也反映出對于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于正義的向往。《賈生》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觸動讀者,是一首富有個性魅力和社會意義的詩詞作品。
“不但涕沾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 shēng
賈生
hàn yǒu luò yáng zǐ, shào nián míng shì fēi.
漢有洛陽子,少年明是非。
suǒ lùn duō gǎn gài, zì xìn kěn yī wéi.
所論多感概,自信肯依違。
sǐ zhě ruò kě zuò, jīn rén shuí yǔ guī.
死者若可作,今人誰與歸。
yīng xū dǎo dōng hǎi, bù dàn tì zhān yī.
應須蹈東海,不但涕沾衣。
“不但涕沾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