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時思解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時思解慍”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孤桐》,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míng shí sī jiě yùn,詩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明時思解慍”全詩
《孤桐》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明時思解慍,愿斫五弦琴。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明時思解慍,愿斫五弦琴。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
天質:天生的性質。
森森:樹木茂盛繁密貌。
尋:古代度量單位,八尺為一尋。
凌霄:形容桐樹長得高,接近了云霄。
彌:更加。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慍:疾苦、怨憤。
斫:砍。
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譯文
梧桐樹天生就能長得茂盛繁密,巋然屹立,拔地高達幾百尋。
接近了云霄,也不屈服,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緣故。
歲月越久根越壯實,太陽越熾烈葉子越濃密。
清明盛世,也想著解決民間疾苦(象帝舜撫琴唱的那樣),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賞析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積極變法的經歷,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時代背景,就不難把握此詩的主題。王安石在這首詩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為他的人格寫照:盡管在變法中,他受到種種打擊,但他志存高遠,正直不屈;經歷的磨難越多,斗志越堅;為了天下蒼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幾百尋的孤桐,之所以巋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為它“得地本虛心”,善于從大地汲取養分和力量。如果離開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別想“孤高幾百尋”了。猶如希臘神話中力大無比的英雄安泰,離開了大地,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終于被他的敵手扼死一樣。由此我們想到,任何英雄豪杰都是從群眾中產生的,他的力量來自群眾。離開了群眾 (大地),再偉大的英雄也將一事無成。
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是詩人表明立志改革決心的宣言書。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卻給人以堅定親近之感,令人贊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天質:天生的性質。
森森:樹木茂盛繁密貌。
尋:古代度量單位,八尺為一尋。
凌霄:形容桐樹長得高,接近了云霄。
彌:更加。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慍:疾苦、怨憤。
斫:砍。
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譯文
梧桐樹天生就能長得茂盛繁密,巋然屹立,拔地高達幾百尋。
接近了云霄,也不屈服,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緣故。
歲月越久根越壯實,太陽越熾烈葉子越濃密。
清明盛世,也想著解決民間疾苦(象帝舜撫琴唱的那樣),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賞析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積極變法的經歷,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時代背景,就不難把握此詩的主題。王安石在這首詩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為他的人格寫照:盡管在變法中,他受到種種打擊,但他志存高遠,正直不屈;經歷的磨難越多,斗志越堅;為了天下蒼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幾百尋的孤桐,之所以巋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為它“得地本虛心”,善于從大地汲取養分和力量。如果離開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別想“孤高幾百尋”了。猶如希臘神話中力大無比的英雄安泰,離開了大地,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終于被他的敵手扼死一樣。由此我們想到,任何英雄豪杰都是從群眾中產生的,他的力量來自群眾。離開了群眾 (大地),再偉大的英雄也將一事無成。
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是詩人表明立志改革決心的宣言書。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卻給人以堅定親近之感,令人贊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明時思解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tóng
孤桐
tiān zhì zì sēn sēn, gū gāo jǐ bǎi xún.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
líng xiāo bù qū jǐ, de dì běn xū xīn.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suì lǎo gēn mí zhuàng, yáng jiāo yè gèng yīn.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míng shí sī jiě yùn, yuàn zhuó wǔ xián qín.
明時思解慍,愿斫五弦琴。
“明時思解慍”平仄韻腳
拼音:míng shí sī jiě yùn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明時思解慍”的相關詩句
“明時思解慍”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明時思解慍”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明時思解慍”出自王安石的 《孤桐》,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