慍怎么讀 慍的意思

漢字 | 慍 |
---|---|
讀音 |
|
注音 | ㄩㄣˋ |
部首 | [忄] 豎心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9 |
異體字 | 怨 惌 慍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慍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120 |
其它編碼 | 五筆:njlg 倉頡:pabt 鄭碼:uklk 四角:96012 |
筆順編碼 | 442251125221 |
筆順筆畫 | 丶丶丨丨フ一一丨フ丨丨一 |
筆順名稱 | 點 點 豎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橫折 豎 豎 橫 |
慍字的意思
含怒;怨恨:面有慍色。
慍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慍
yùn ㄩㄣˋ
◎ 怒,怨恨:慍色。慍容。慍怒。慍惱。人不知,而不慍。
英語 angry
法語 en colère,irrité
慍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慍 yùn
〈動〉
(1) (形聲。從心,昷( wēn)聲。本義:含怒,生氣)
(2) 同本義 [irritated;angry]
慍,怒也。——《說文》
慍,恨。——《蒼頡篇》
舞斯慍。——《禮記·檀弓》。注;“猶怒也。”
慍而不出。——《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憂心悄悄,慍于群小。——《詩·邶風·柏舟》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3) 又如:慍怍(慍怒);慍恚(怨恨惱怒)
(4) 羞,害羞 [shy]
引得些鴛鴦兒交頸和鳴,忽的見了,慍的面赤,兜的心疼。——元· 關漢卿《金線池》
慍字的辭典解釋
「慍 」的異體字。
康熙字典解釋
慍【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正韻》於問切《集韻》《韻會》紆問切,??音蕰。《說文》怒也。本作慍。《廣韻》恚也。《倉頡篇》恨也。《詩·邶風》慍于羣小。
又《集韻》委隕切《韻會》委粉切,??音惲。心所蕰積也。
又或作蘊。《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又《集韻》鄔本切《韻會》烏本切,??音穩。慍愉,煩憒也。亦作菀。《詩·小雅》我心菀結。《註》徐音於阮反。
又《集韻》紆勿切,音鬱。心所鬱積也。或作惌,省作宛。《史記·倉公傳》宛篤不發。
又葉於云切,音煴。《虞舜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昷心爲慍,含怒意。或解含悶,非。(慍)《正韻》慍本字。◎按《說文》從心??聲。《正字通》從昷,以從??爲譌,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慍【卷十】【心部】
怒也。從心??聲。於問切
說文解字注
(慍)怨也。怨各本作怒。大雅緜傳曰。慍、恚也。正義云。說文慍、怨也。恚、怒也。有怨者必怒之。故以慍爲恚。然則唐初本作怨甚明。車舝。以慰我心。韓詩作以慍我心。慍、恚也。與毛緜傳合。毛閒關傳曰。慰、怨也。葢毛詩亦作慍。後人譌爲慰耳。從心。??聲。於問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