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青木老參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定林青木老參天”全詩
六月杖藜尋石路,午陰多處弄潺湲。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定林》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定林》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定林青木老參天,
橫貫東南一道泉。
六月杖藜尋石路,
午陰多處弄潺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青翠蔥蘢的森林景象。作者用"定林"來形容這片樹林宛如老者一般穩定、堅固,樹木參天,枝葉蔥蘢。"橫貫東南一道泉"指的是一道泉水橫貫整個東南方向。在六月的時候,作者手持藜杖,沿著鋪滿石塊的小道探尋,午后的陰涼之處,泉水潺潺流淌,形成了多處美麗的景觀。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青翠蔥蘢的森林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力的謳歌。"定林"象征著大自然的穩定和堅韌,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不朽之美。"橫貫東南一道泉"則將讀者引入到這片森林中,以清涼的泉水為線索,使整個景象更加生動。作者在詩中以自己的行走和觀察來傳達對大自然的深入感受,六月的杖藜和石路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氛圍。午后的陰涼之處,泉水悅耳的流淌聲,讓人感到心曠神怡,仿佛親身置身于這片森林之中。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自然風光,展現了王安石對大自然的敬仰和對生命的深刻思考。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寧靜,也可以從中領悟到關于生命和存在的哲理。
“定林青木老參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ng lín
定林
dìng lín qīng mù lǎo cān tiān, héng guàn dōng nán yī dào quán.
定林青木老參天,橫貫東南一道泉。
liù yuè zhàng lí xún shí lù, wǔ yīn duō chù nòng chán yuán.
六月杖藜尋石路,午陰多處弄潺湲。
“定林青木老參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