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廟靈幾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宗廟靈幾殫”全詩
其子一搖之,宗廟靈幾殫。
開元始聰明,一眚奔岷山。
功高後毀易,德薄人存難。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寓言九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言九首》是王安石的一首詩詞,描述了貞觀之業的興衰和人們對于功德的評價。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貞觀業萬世,經營豈非艱。
其子一搖之,宗廟靈幾殫。
開元始聰明,一眚奔岷山。
功高後毀易,德薄人存難。
詩意:
這首詩詞以象征性的寓言形式,表達了作者對于貞觀之業(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的政績)的思考。詩中通過對于歷史的回顧,探討了功德的價值和持久性。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展示了貞觀之業的興盛和衰敗。首先,詩中提到貞觀之業萬世,說明了這個時期的政績是偉大而持久的。然而,接下來的一句“經營豈非艱”暗示了在取得這一偉績的過程中,經歷了艱苦和困難。這里可以理解為對于功德的追求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接著,詩中提到“其子一搖之,宗廟靈幾殫”,意味著后代的行為可能會破壞前人的努力,導致功德逐漸消失。這是對功德持久性的一種警示,也反映了歷史上一些朝代的興衰變遷。
然后,詩中提到“開元始聰明,一眚奔岷山”,指的是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詩中用“一眚”表示這個盛世只是一瞬間,馬上就逝去了。這句話暗示了功德的脆弱性和易逝性。
最后,詩中提到“功高後毀易,德薄人存難”,強調了功德的價值和人們對于功德的評價。即使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如果德行不高尚,人們對其評價就會存疑。
整首詩詞通過對于歷史的觀察和思考,探討了功德和政績的價值和持久性。作者通過運用寓言的形式,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于功德的思考和警示。這首詩詞在宋代被廣泛傳誦,對于后來的文人和讀者都有一定的啟發和影響。
“宗廟靈幾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yán jiǔ shǒu
寓言九首
zhēn guān yè wàn shì, jīng yíng qǐ fēi jiān.
貞觀業萬世,經營豈非艱。
qí zi yī yáo zhī, zōng miào líng jǐ dān.
其子一搖之,宗廟靈幾殫。
kāi yuán shǐ cōng míng, yī shěng bēn mín shān.
開元始聰明,一眚奔岷山。
gōng gāo hòu huǐ yì, dé báo rén cún nán.
功高後毀易,德薄人存難。
“宗廟靈幾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