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窺憐綠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俯窺憐綠凈”全詩
俯窺憐綠凈,小立佇幽香。
攜幼尋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緣久未已,歲晚惜流光。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歲晚》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歲晚》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光映照著林塘,靜謐寧靜。
微風中傳來歡笑聲,帶著涼意。
低頭凝視,憐愛著那綠色的清澈。
小心翼翼地停留,陶醉在幽香之中。
攜手帶著孩童尋找新奇的事物,
扶老人坐在野航之上。
延長緣分,久久未曾滿足,
歲末的時刻珍惜流逝的光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歲末時節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的惜別之情。詩中以自然景物來表達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通過描繪月光下的林塘、微風中的笑語和幽香的氣息,傳達了歲末時節的寧靜和涼爽之感。詩人用"俯窺憐綠凈"和"小立佇幽香"來形容自己細致入微地欣賞自然之美,表達了對生活中細小美好的珍視和感慨。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攜幼尋新的"和"扶衰坐野航",表達了與親人共度時光、陪伴老人的情感,以及對時光匆匆流逝的感嘆。
賞析:
《歲晚》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歲末時節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惜別之情。詩人運用細膩的筆墨,將月光映照下的林塘、微風中的笑語和幽香的氣息與人生的變遷相結合,展現了歲末時節的寧靜和涼爽之感。詩中的"俯窺憐綠凈"和"小立佇幽香"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微小美好的珍視和感慨,呈現了一種細致入微的生活態度。而詩的后半部分,則通過"攜幼尋新的"和"扶衰坐野航",表達了對親情和陪伴的渴望,以及對光陰流逝的感嘆和珍惜。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的描繪,使讀者在歲末之際感受到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引發對時光流逝和珍惜當下的思考。
“俯窺憐綠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wǎn
歲晚
yuè yìng lín táng dàn, fēng hán xiào yǔ liáng.
月映林塘澹,風含笑語涼。
fǔ kuī lián lǜ jìng, xiǎo lì zhù yōu xiāng.
俯窺憐綠凈,小立佇幽香。
xié yòu xún xīn de, fú shuāi zuò yě háng.
攜幼尋新的,扶衰坐野航。
yán yuán jiǔ wèi yǐ, suì wǎn xī liú guāng.
延緣久未已,歲晚惜流光。
“俯窺憐綠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