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梅入柳曾莫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穿梅入柳曾莫逆”全詩
穿梅入柳曾莫逆,度墜緣岡初不謀。
世事但如吹劍首,官身難即問刀頭。
長臨鍛龜真自苦,有興復來從我游。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酬朱昌叔五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酬朱昌叔五首》是宋代詩人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白下門東春水流,
相看一噱散千憂。
穿梅入柳曾莫逆,
度墜緣岡初不謀。
世事但如吹劍首,
官身難即問刀頭。
長臨鍛龜真自苦,
有興復來從我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朋友朱昌叔的友情和人生感悟。
首先,詩的開頭描述了白下門東的春水流淌,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接著,作者和朱昌叔相互凝視,一笑即散,煩憂煙消云散。這里的“一噱”指的是一笑,表達了友情的舒暢和互相鼓勵的力量。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穿梅入柳曾莫逆,度墜緣岡初不謀”。這句話意味著作者和朱昌叔的友情是經過時間的考驗和深厚的情感積累而成的,沒有遺憾和后悔。兩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過許多坎坷,但最初并沒有預謀好友情的發展。
接下來的兩句“世事但如吹劍首,官身難即問刀頭”,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看法。作者認為世事無常,猶如吹動劍首的風,不可預測和掌控。官場之事更是難以預料,官員的身份難以保全。這里的“問刀頭”指的是冒生命危險。
最后兩句“長臨鍛龜真自苦,有興復來從我游”,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態度。作者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只鍛煉成長的烏龜,經歷了苦難才得以成長。但是作者依然保持樂觀和豁達的心態,表示有興致的話會再次與朱昌叔一同游玩。
總的來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與朱昌叔之間深厚的友情,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態度。作者通過描繪春水流淌、友情舒暢、人生無常和樂觀豁達等意象,表達了對于友情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穿梅入柳曾莫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óu zhū chāng shū wǔ shǒu
次韻酬朱昌叔五首
bái xià mén dōng chūn shuǐ liú, xiāng kàn yī jué sàn qiān yōu.
白下門東春水流,相看一噱散千憂。
chuān méi rù liǔ céng mò nì, dù zhuì yuán gāng chū bù móu.
穿梅入柳曾莫逆,度墜緣岡初不謀。
shì shì dàn rú chuī jiàn shǒu, guān shēn nán jí wèn dāo tóu.
世事但如吹劍首,官身難即問刀頭。
zhǎng lín duàn guī zhēn zì kǔ, yǒu xīng fù lái cóng wǒ yóu.
長臨鍛龜真自苦,有興復來從我游。
“穿梅入柳曾莫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