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身卻望塞南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身卻望塞南流”全詩
尚有燕人數行淚,回身卻望塞南流。
分類: 入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入塞》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荒云涼雨水悠悠,
鞍馬東西鼓吹休。
尚有燕人數行淚,
回身卻望塞南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入塞的景象。荒涼的云彩懸掛在天空,寒冷的雨水不停地下。鞍馬停駐,東西方的吹簫聲也停止了。在這凄涼的場景中,還有一些燕人(指北方的人民)流下了幾行淚水。詩人回過頭來,卻向南望去,眼前是無邊無際的南方大地。
賞析:
《入塞》通過描繪荒涼、寒冷的天氣以及停駐的鞍馬和沉寂的簫聲,表現了北方邊塞的嚴酷環境和軍旅生活的苦難。詩中的燕人流淚,表達了他們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而詩人回望塞南流,顯示了他對南方的向往和對邊塞生活的不舍之情。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邊塞的寂寞和辛酸,展現了王安石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同時,通過對南方的向往,詩人也表達了對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對邊塞戰亂的痛惜之情。這首詩以獨特的視角和情感抒發,展現了王安石細膩的情感和才華橫溢的寫作技巧,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邊塞生活中的辛酸和無奈。
“回身卻望塞南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sāi
入塞
huāng yún liáng yǔ shuǐ yōu yōu, ān mǎ dōng xī gǔ chuī xiū.
荒云涼雨水悠悠,鞍馬東西鼓吹休。
shàng yǒu yàn rén shù xíng lèi, huí shēn què wàng sāi nán liú.
尚有燕人數行淚,回身卻望塞南流。
“回身卻望塞南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