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投老斷攀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間投老斷攀緣”全詩
但有當時京口月,與公隨我故依然。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與寶覺宿龍華院三絕句》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寶覺宿龍華院三絕句》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世間投老斷攀緣,
忽憶東游已十年。
但有當時京口月,
與公隨我故依然。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王安石對往事的回憶和對友情的珍視之情。詩中王安石感嘆人生的短暫和歲月的流逝,他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晚年,與過去的朋友漸行漸遠。然而,突然間他回憶起十年前的東游經歷,使他感到時間過得飛快。盡管歲月已逝,但他仍然懷念當時在京口(指揚州)共度的美好時光,特別是那時一同賞月的朋友,他們的友情至今仍然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友情的感慨。首句“世間投老斷攀緣”,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人與人之間緣分的斷裂的感嘆。人們在世間中逐漸變老,人際關系也逐漸疏遠,這使得作者感到無奈和傷感。
接著,詩人回憶起十年前的東游經歷,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突然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了那么久,這使他感到驚訝和惋惜。這種感嘆體現了人們常常在回首往事時感嘆光陰易逝、歲月如梭的感慨。
最后兩句“但有當時京口月,與公隨我故依然”,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友情的思念和珍視。他懷念在京口共度的美好時光,特別是和朋友一起賞月的情景。雖然時光已逝,但這份友情依然存在,這種情感的延續給詩詞帶來了溫暖和力量。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它既展現了歲月流轉的無情,又表達了友情的珍貴和永恒。這種對時光流逝和友情的思考,使這首詩詞在讀者心中產生共鳴,引發人們對生命和人際關系的思考。
“世間投老斷攀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bǎo jué sù lóng huá yuàn sān jué jù
與寶覺宿龍華院三絕句
shì jiān tóu lǎo duàn pān yuán, hū yì dōng yóu yǐ shí nián.
世間投老斷攀緣,忽憶東游已十年。
dàn yǒu dāng shí jīng kǒu yuè, yǔ gōng suí wǒ gù yī rán.
但有當時京口月,與公隨我故依然。
“世間投老斷攀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