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雩高蹈異求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舞雩高蹈異求由”全詩
講肄劇談兼祖謝,舞雩高蹈異求由。
北尋五作故未憖,東挽三楊仍有樛。
陟巘降原從此始,但無瑤玉與君舟。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酬龔深甫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酬龔深甫二首》
恩容楚老護松楸,
復得一龔從我游。
講肄劇談兼祖謝,
舞雩高蹈異求由。
北尋五作故未憖,
東挽三楊仍有樛。
陟巘降原從此始,
但無瑤玉與君舟。
中文譯文:
恩澤廣大如江南,楚國老臣守護著松柏。
重新得到一位名叫龔深甫的朋友與我同游。
我們一起討論學問,演出戲劇,兼及祖先和謝庭蘭的詩文。
在舞雩儀式上高蹈舞蹈,追求獨特的境界。
我北尋五座名山遺跡時,還未對過去的事情感到悲傷。
東行挽留三位楊朝宗的墓地,仍然有未完成的目標。
攀登峰巔,降臨原野,從此開始新的旅程,
但我沒有瑤玉和你一同乘坐舟船。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詩人寫道,自己與龔深甫一同游玩,共同研究學問,演出戲劇,享受著彼此的友誼與共同的追求。詩中提到的松柏、祖謝、舞雩等元素,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表達了詩人對傳統價值觀的尊重和追求。詩人在北尋名山、東挽楊朝宗的墓地時,展現了對歷史和文化的關注和熱愛。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遺憾,他希望與朋友共同乘坐舟船,但現實卻無法實現。
整首詩以寫景抒懷為主,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情感,展現出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友情、學問、傳統文化的珍視。同時,詩中也透露了詩人對現實的一些無奈和遺憾,暗示了詩人追求理想的艱難與困難。這首詩在形式上工整優美,意境深遠,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展示了王安石的才華和對生活的思考。
“舞雩高蹈異求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óu gōng shēn fǔ èr shǒu
次韻酬龔深甫二首
ēn róng chǔ lǎo hù sōng qiū, fù dé yī gōng cóng wǒ yóu.
恩容楚老護松楸,復得一龔從我游。
jiǎng yì jù tán jiān zǔ xiè, wǔ yú gāo dǎo yì qiú yóu.
講肄劇談兼祖謝,舞雩高蹈異求由。
běi xún wǔ zuò gù wèi yìn, dōng wǎn sān yáng réng yǒu jiū.
北尋五作故未憖,東挽三楊仍有樛。
zhì yǎn jiàng yuán cóng cǐ shǐ, dàn wú yáo yù yǔ jūn zhōu.
陟巘降原從此始,但無瑤玉與君舟。
“舞雩高蹈異求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