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邊送玉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液池邊送玉杯”全詩
披香殿上留朱輦,太液池邊送玉杯。
宿蕊暖含風浩蕩,戲鱗清映日徘徊。
宸章獨與春爭麗,恩許賡歌豈易陪。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和御制賞花釣魚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御制賞花釣魚二首》
蔭幄晴云拂曉開,
傳呼仙仗九天來。
披香殿上留朱輦,
太液池邊送玉杯。
宿蕊暖含風浩蕩,
戲鱗清映日徘徊。
宸章獨與春爭麗,
恩許賡歌豈易陪。
中文譯文:
御賜的賞花和釣魚(詩一)
遮蔽著帷幕的晴朗云霞,在黎明時分展開,
神仙般的隊伍在九天傳呼而來。
在披香殿上停留的是朱紅的御輦,
在太液池邊送上玉杯。
(詩二)
宿露溫暖中含風飄揚,
戲耍的魚鱗在清澈的水中映照著陽光。
朝廷的儀式獨自與春天競爭美麗,
皇恩賜予的歌聲又豈容易陪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官王安石創作的,題目為《和御制賞花釣魚二首》。這兩首詩以皇帝的御制為題材,描繪了皇帝在春天賞花和釣魚的場景,展示了皇權的威嚴和春天的美好景象。
第一首詩描述了清晨皇帝起床后,云霞晴朗,陽光透過帷幕照射進來,非常美麗。傳呼仙仗九天而來,形容皇帝的威嚴和人們對皇帝的景仰。在披香殿上停留的是朱紅的御輦,表現了皇帝的尊貴地位。太液池邊則有人奉上玉杯,展示了皇帝的優雅和富貴。
第二首詩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宿露溫暖中含風飄揚,形容著春天的溫暖和生機。在清澈的水中,魚鱗戲耍,映照著陽光,展示了春天的活力和美麗。宸章獨自與春天競爭麗,表達了皇帝對春天美好景象的喜愛和追求。最后一句“恩許賡歌豈易陪”則表達了賦詩贊美皇帝的難度和珍貴性。
整首詩以華麗的辭藻描繪了皇帝的尊貴和春天的美景,展示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學才華和對皇權的贊美。同時,詩中也透露出皇帝尋求享樂和美景的心情,以及皇帝的權威和仁慈。
“太液池邊送玉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ù zhì shǎng huā diào yú èr shǒu
和御制賞花釣魚二首
yīn wò qíng yún fú xiǎo kāi, chuán hū xiān zhàng jiǔ tiān lái.
蔭幄晴云拂曉開,傳呼仙仗九天來。
pī xiāng diàn shàng liú zhū niǎn, tài yè chí biān sòng yù bēi.
披香殿上留朱輦,太液池邊送玉杯。
sù ruǐ nuǎn hán fēng hào dàng, xì lín qīng yìng rì pái huái.
宿蕊暖含風浩蕩,戲鱗清映日徘徊。
chén zhāng dú yǔ chūn zhēng lì, ēn xǔ gēng gē qǐ yì péi.
宸章獨與春爭麗,恩許賡歌豈易陪。
“太液池邊送玉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