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繒輕染絳花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刻繒輕染絳花圓”全詩
種玉亂抽青節瘦,刻繒輕染絳花圓。
風霜不放飄零早,雨露應從愛惜偏。
已向美人衣上繡,更留佳客賦嬋娟。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石竹花》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石竹花》
退公詩酒樂華年,
欲取幽芳近綺筵。
種玉亂抽青節瘦,
刻繒輕染絳花圓。
風霜不放飄零早,
雨露應從愛惜偏。
已向美人衣上繡,
更留佳客賦嬋娟。
中文譯文:
隱退的公卿,以詩酒享受著美好的年華,
渴望將幽芳之物帶近宴席。
栽種的石竹花莖葉紛亂,青翠的節間稀瘦,
雕刻的綺羅輕柔地染上絳色,花朵渾圓。
風霜不肯放過,提前將它們吹零,
雨露應該珍惜地滋潤它們。
已經繡在美人的衣裳上,
還要留下佳客,賦予它們嬋娟的形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以描寫石竹花為主題。詩人通過石竹花的形象,展示了歲月變遷中的美好與珍貴。
首先,詩人以自我隱退的公卿身份,回顧了過去歡樂的年華,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追求。然后,詩人渴望將幽芳之物——石竹花帶到宴席上,顯示了他對美的追求和欣賞。
接著,詩人通過描繪石竹花的生長狀態,展示了歲月的磨礪和變幻。石竹花的莖葉紛亂、節間稀瘦,表達了歲月的風霜對事物的蹉跎和消瘦。然而,詩人用綺羅輕柔地染上絳色來描繪花朵,顯示了對美的追求和返璞歸真的態度。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的珍惜之情。風霜不肯放過石竹花,提前將它們吹零,這表明時間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暫。然而,詩人呼吁人們應該以愛惜的態度對待雨露,即對美好事物給予關愛和呵護。詩人已經將石竹花繡在美人的衣裳上,使之永久長存,并留下佳客,賦予石竹花嬋娟的形象,進一步體現了對美的珍視和傳承。
整首詩通過對石竹花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的追求。同時,詩人也寄托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之情。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人生的思考,具有鮮明的宋代文學特色。
“刻繒輕染絳花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zhú huā
石竹花
tuì gōng shī jiǔ lè huá nián, yù qǔ yōu fāng jìn qǐ yán.
退公詩酒樂華年,欲取幽芳近綺筵。
zhǒng yù luàn chōu qīng jié shòu, kè zēng qīng rǎn jiàng huā yuán.
種玉亂抽青節瘦,刻繒輕染絳花圓。
fēng shuāng bù fàng piāo líng zǎo, yǔ lù yìng cóng ài xī piān.
風霜不放飄零早,雨露應從愛惜偏。
yǐ xiàng měi rén yī shàng xiù, gèng liú jiā kè fù chán juān.
已向美人衣上繡,更留佳客賦嬋娟。
“刻繒輕染絳花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