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身事略相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身事略相同”全詩
更得謬恩分省舍,又將衰鬢作鄰翁。
聯翩久傍官槐綠,契闊今看楚蓼紅。
不欲與君為遠別,沙臺吹帽約秋風。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寄吳沖卿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吳沖卿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與朋友吳沖卿之間的情誼和相似的遭遇,同時也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離別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平生身事略相同,
三歲連墻左廄中。
更得謬恩分省舍,
又將衰鬢作鄰翁。
聯翩久傍官槐綠,
契闊今看楚蓼紅。
不欲與君為遠別,
沙臺吹帽約秋風。
詩詞中的詩意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首先,詩人表達了與吳沖卿之間的情誼和相似的遭遇。詩中提到作者和吳沖卿的身世和經歷大致相同,從小時候就在一起長大。他們共同經歷了成長的歲月,共同面對了生活的壓力和挫折。這種相似的遭遇使得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深厚的情感紐帶。
其次,詩人抒發了對光陰流逝和離別的感慨。詩中提到,作者已經進入了衰老的年紀,衰鬢已經變成了鄰居的白發。他回憶起兩人長期在官槐樹下相伴的時光,現在卻看到楚蓼花的紅色。這種對時間流逝和離別的感慨,體現了作者對年少時光的懷念和對友誼的珍視。
整首詩詞寫意深遠,通過描繪作者與吳沖卿之間的情誼和相似遭遇,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離別的感慨。作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將自己的情感與光陰的流逝相聯系,抒發了對時光的惋惜和對友情的珍視。這首詩詞既具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寄托了普遍的人生哲理,使讀者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會對生命的短暫和友情的寶貴有所思考。
“平生身事略相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ú chōng qīng èr shǒu
寄吳沖卿二首
píng shēng shēn shì lüè xiāng tóng, sān suì lián qiáng zuǒ jiù zhōng.
平生身事略相同,三歲連墻左廄中。
gèng dé miù ēn fēn shěng shě, yòu jiāng shuāi bìn zuò lín wēng.
更得謬恩分省舍,又將衰鬢作鄰翁。
lián piān jiǔ bàng guān huái lǜ, qì kuò jīn kàn chǔ liǎo hóng.
聯翩久傍官槐綠,契闊今看楚蓼紅。
bù yù yǔ jūn wèi yuǎn bié, shā tái chuī mào yuē qiū fēng.
不欲與君為遠別,沙臺吹帽約秋風。
“平生身事略相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