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來馹騎此時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來馹騎此時奔”全詩
愁消日月忘身世,靜對溪山憶酒樽。
南去干戈何日解,東來馹騎此時奔。
誰將天下安危事,一把詩書子細論。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閑居遣興》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閑居遣興》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天陰沉,綠樹昏暗,荒城高處的柴門緊閉。
憂愁煩惱消散,日月的循環使我忘卻塵世的紛擾,
靜靜地對著溪水和山景,回憶起過往的酒宴。
什么時候南方的戰亂才能結束,
什么時候東方的馬車才會奔馳而來。
誰來承擔起國家的安危大事,
我只有詩書作伴,默默細細地論述。
詩意:
《閑居遣興》表達了作者王安石在閑居之中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景象描繪了秋天的陰沉和荒涼的城市景觀,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愁。然而,通過靜心凝視大自然的山水,作者放松了身心,回憶起過去的歡樂時光。詩人對戰亂的憂慮和對國家安危的關切也貫穿其中,暗示了他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最后,作者以詩書為伴,用默默思考和論述的方式來安慰自己,并希望能夠為國家的未來貢獻自己的智慧。
賞析:
《閑居遣興》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作者的內心感受,通過對比鮮明的景物描寫展示了作者的情感變化。詩人通過將自然景觀與個人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社會現實和國家命運的擔憂,并通過默默思考和論述的方式來尋找安慰和出路。整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對安逸閑居生活的向往和對社會動蕩的憂慮之情,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文學風格和思想內涵。
“東來馹騎此時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jū qiǎn xìng
閑居遣興
cǎn cǎn qiū yīn lǜ shù hūn, huāng chéng gāo chù bì zhài mén.
慘慘秋陰綠樹昏,荒城高處閉柴門。
chóu xiāo rì yuè wàng shēn shì, jìng duì xī shān yì jiǔ zūn.
愁消日月忘身世,靜對溪山憶酒樽。
nán qù gān gē hé rì jiě, dōng lái rì qí cǐ shí bēn.
南去干戈何日解,東來馹騎此時奔。
shuí jiāng tiān xià ān wēi shì, yī bǎ shī shū zǐ xì lùn.
誰將天下安危事,一把詩書子細論。
“東來馹騎此時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