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臨池苦學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事臨池苦學書”全詩
杖藜高徑誰來往,散帙空堂自卷舒。
樹外鳥啼催晚種,花間人語趁朝虛。
春風處處堪攜手,何事臨池苦學書。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安石所作,《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寫下新的詩作,因此我也起筆寫出回應。
一番吟詠只是為了回報你的雙魚。
手扶拐杖,我走在高高的小徑上,不知有誰經過。
散開書冊,空蕩的書堂里只有我自己翻閱。
樹外鳥兒的啼鳴催促著晚間的播種,
花叢中人們的交談趁著清晨的虛幻。
春風吹拂的地方隨處都可以牽著手,
為何要在池塘邊苦苦學習書法?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王安石對友人吳彥珍的回應和感激之情。吳彥珍寫下了新的詩作,王安石以此為契機,寫下了這首回賦作為回報。詩中描繪了自己在書堂中獨自翻閱書籍的景象,以及樹外鳥兒的啼鳴和花間人們的交談。最后,王安石表達了對春風拂面處處可攜手之景的向往,同時思考了自己在學習書法方面的辛勞。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情景和思考。詩人王安石通過對友人吳彥珍的回應,展現了詩人之間的情誼和交流。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意境深遠,表現了大自然的美妙和人與自然的融洽。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整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索。
“何事臨池苦學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óu wú yàn zhēn jiàn jì èr shǒu
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
jūn zuò xīn shī gù qǐ yǔ, yī yín liáo fù bào shuāng yú.
君作新詩故起予,一吟聊復報雙魚。
zhàng lí gāo jìng shuí lái wǎng, sàn zhì kōng táng zì juǎn shū.
杖藜高徑誰來往,散帙空堂自卷舒。
shù wài niǎo tí cuī wǎn zhǒng, huā jiān rén yǔ chèn cháo xū.
樹外鳥啼催晚種,花間人語趁朝虛。
chūn fēng chǔ chù kān xié shǒu, hé shì lín chí kǔ xué shū.
春風處處堪攜手,何事臨池苦學書。
“何事臨池苦學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