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知誰笑與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寞知誰笑與顰”全詩
肌冰綽約如姑射,膚雪參差是太真。
搖落會應傷歲晚,攀翻剩欲寄情親。
終無驛使傳消息,寂寞知誰笑與顰。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舊挽青條冉冉新,
花遲亦度柳前春。
肌冰綽約如姑射,
膚雪參差是太真。
搖落會應傷歲晚,
攀翻剩欲寄情親。
終無驛使傳消息,
寂寞知誰笑與顰。
中文譯文:
舊時的青梅枝條漸漸變新,
花朵雖然開得晚,也度過了柳樹前的春天。
肌膚如冰,姿態婀娜,仿佛是姑射的女神,
皮膚如雪,參差不齊,真是太美了。
搖曳而落下來的梅花會應該傷害晚年的歲月,
攀爬著、翻飛著的梅花只剩下寄托情感的親人。
最終沒有驛站的使者傳遞消息,
孤寂無人知曉是誰在笑,是誰在皺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作品,以梅花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梅花是冬季中的獨特存在,它的花期較晚,常常在其他花朵凋謝之后才開放,所以被稱為“花遲”。詩中通過形容梅花的美麗,如姑射的女神一般肌膚細膩婀娜,皮膚潔白紛至,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之情。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詩人對歲月流轉的感慨。梅花雖美,卻搖曳而落,象征著歲月的逝去和人生的短暫。在晚年之時,梅花的凋謝會更加令人傷感。詩人把攀爬和翻飛的梅花與寄托情感的親人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孤寂和無奈。沒有驛站的使者傳遞消息,詩人感到寂寞無助,不知道有誰在笑,有誰在皺眉。這種無法傳遞情感和溝通的孤獨狀態,增添了整首詩的憂傷情調。
這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寫,抒發了對美的贊美和對時間流轉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孤寂和無奈之情。它以簡潔的詞語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詩歌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寂寞知誰笑與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xú zhòng yuán yǒng méi èr shǒu
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
jiù wǎn qīng tiáo rǎn rǎn xīn, huā chí yì dù liǔ qián chūn.
舊挽青條冉冉新,花遲亦度柳前春。
jī bīng chuò yuē rú gū shè, fū xuě cēn cī shì tài zhēn.
肌冰綽約如姑射,膚雪參差是太真。
yáo luò huì yīng shāng suì wǎn, pān fān shèng yù jì qíng qīn.
搖落會應傷歲晚,攀翻剩欲寄情親。
zhōng wú yì shǐ chuán xiāo xī, jì mò zhī shuí xiào yǔ pín.
終無驛使傳消息,寂寞知誰笑與顰。
“寂寞知誰笑與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