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寺西南一徑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湖寺西南一徑開”全詩
遙憐草色裙腰綠,湖寺西南一徑開。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和惠思歲二日二絕》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惠思歲二日二絕》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沙礫藏春未放來,
荒庭終日守陳荄。
遙憐草色裙腰綠,
湖寺西南一徑開。
中文譯文:
沙礫掩埋了春天尚未展現,
荒庭中我整日守望著凋零的景象。
我遠遠憐憫那綠裙腰的青草,
湖寺位于西南,一條小徑展現開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宋代寫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對荒蕪凄涼景象的思考和感嘆。
首先,詩中描述了沙礫藏春未放來,意味著春天尚未到來,沉寂的景象仍然存在。荒庭終日守陳荄,指的是詩人整日守望著凋零的景象,荒庭代表了一片廢棄和荒蕪的院子,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接著,詩人以遙遠的視角憐憫著那綠裙腰的青草。這里的青草代表著生機和希望,而綠裙腰則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新生。詩人以一種遙遠的眼光,對這片綠色的生命表達了深深的關切和憐憫之情。
最后兩句“湖寺西南一徑開”,通過描繪湖寺的西南小徑開闊的景象,進一步強調了希望和新生的到來。這一景象與前文的凋零形成鮮明的對比,傳達出積極向上的情緒,寄托了詩人對未來的期望和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凋零和新生景象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詩人通過具象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創造出了一種意境明快、富有生機的詩意,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湖寺西南一徑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ì sī suì èr rì èr jué
和惠思歲二日二絕
shā lì cáng chūn wèi fàng lái, huāng tíng zhōng rì shǒu chén gāi.
沙礫藏春未放來,荒庭終日守陳荄。
yáo lián cǎo sè qún yāo lǜ, hú sì xī nán yī jìng kāi.
遙憐草色裙腰綠,湖寺西南一徑開。
“湖寺西南一徑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