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云赤天漲為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冶云赤天漲為黑”全詩
心志幽妖尚覬隙,以金鑄鼎空九牧。
冶云赤天漲為黑,寒風余吹山拔木。
鼎成聚觀變怪索,夜人行歌鬼晝哭。
功施元元後無極,三姓衛守相傳屬。
弱周無人有宜出,沈之九幽拆地軸。
始皇區區求不得,坐令神奸窺邑屋。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九鼎》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鼎》是一首宋代王安石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禹行掘山足百谷,
蛟龍竄藏魑魅伏。
心志幽妖尚覬隙,
以金鑄鼎空九牧。
這首詩詞以禹為主題,描述了他治理洪水的壯舉。禹行走于山脈之間,開鑿山巒以引導百川匯聚,蛟龍躲藏,魑魅隱匿。禹的心志高妙,他的思想和行動都超越了一般凡人,以黃金鑄造了一座九鼎,象征著國家的權威。
冶云赤天漲為黑,
寒風余吹山拔木。
鼎成聚觀變怪索,
夜人行歌鬼晝哭。
詩中描繪了禹治水的過程,冶云和紅日遮蔽了天空,寒風吹襲,山木被連根拔起。鼎成之后,人們聚集觀看,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景象,夜間有人歌唱,白天有鬼哭。
功施元元后無極,
三姓衛守相傳屬。
弱周無人有宜出,
沈之九幽拆地軸。
禹的功績傳承了后世,沒有極限,代代流傳。三姓衛守的職責也傳承了下來。這里提到了周朝的衰落,沒有人有能力出來承擔治理的責任,而禹的后代沈拆開了九幽地軸,為國家帶來了新的希望。
始皇區區求不得,
坐令神奸窺邑屋。
最后兩句描繪了秦始皇的局限性和獨裁統治。始皇希望得到九鼎的力量,但他的所作所為卻成為神明的恥笑,窺視整個國家的人民。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禹治水的壯舉,展示了禹的智慧和勇氣,以及他對國家和民眾的關懷。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當時社會政治現狀的批評,暗示了王安石對統治者的警示和期望。
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意境和雋永的語言,展示了王安石的才華和他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注,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值。
“冶云赤天漲為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dǐng
九鼎
yǔ xíng jué shān zú bǎi gǔ, jiāo lóng cuàn cáng chī mèi fú.
禹行掘山足百谷,蛟龍竄藏魑魅伏。
xīn zhì yōu yāo shàng jì xì, yǐ jīn zhù dǐng kōng jiǔ mù.
心志幽妖尚覬隙,以金鑄鼎空九牧。
yě yún chì tiān zhǎng wèi hēi, hán fēng yú chuī shān bá mù.
冶云赤天漲為黑,寒風余吹山拔木。
dǐng chéng jù guān biàn guài suǒ, yè rén xíng gē guǐ zhòu kū.
鼎成聚觀變怪索,夜人行歌鬼晝哭。
gōng shī yuán yuán hòu wú jí, sān xìng wèi shǒu xiāng chuán shǔ.
功施元元後無極,三姓衛守相傳屬。
ruò zhōu wú rén yǒu yí chū, shěn zhī jiǔ yōu chāi dì zhóu.
弱周無人有宜出,沈之九幽拆地軸。
shǐ huáng qū qū qiú bù dé, zuò lìng shén jiān kuī yì wū.
始皇區區求不得,坐令神奸窺邑屋。
“冶云赤天漲為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