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蓋青門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冠蓋青門道”全詩
從容他日喜,奄忽暮年悲。
江月明丹旐,湖風冷繐帷。
音容雖可想,材力竟何施。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馬玘大夫挽辭》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馬玘大夫挽辭》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冠蓋青門道,
知君自少時。
從容他日喜,
奄忽暮年悲。
江月明丹旐,
湖風冷繐帷。
音容雖可想,
材力竟何施。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寫給他的友人馬玘的挽辭。詩中表達了對馬玘的思念和敬意,也反映了王安石對光陰易逝、人生短暫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以典型的辭章形式,通過對馬玘的描述和自己的感嘆,展現了作者對友人逝去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深沉思考。
首兩句“冠蓋青門道,知君自少時。”表達了作者對馬玘的敬重和對他們長久交往的回憶。冠蓋青門道是指高門顯貴的象征,這里用來形容馬玘的身份和地位。知君自少時則表達了作者對馬玘多年來的了解和情誼。
接下來的兩句“從容他日喜,奄忽暮年悲。”則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易逝的感嘆。從容他日喜表示作者曾經和馬玘一同享受過歡樂的時光,而奄忽暮年悲則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年華老去的悲傷和無奈之情。
接著,詩中以江月明丹旐、湖風冷繐帷的景物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凄涼和孤寂。江月明丹旐形容江上明亮的月色,湖風冷繐帷則形容湖畔的風寒。這些景物的描繪增添了詩詞的情感色彩,使讀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憂傷和寂寥。
最后兩句“音容雖可想,材力竟何施。”則表達了作者對馬玘才華橫溢但歲月不饒人的感嘆。音容雖可想表示作者對馬玘的音容笑貌仍然記憶猶新,但材力竟何施則表達了作者對馬玘已經老去,再無法施展才華的惋惜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友人逝去和光陰流轉的思考,表達了對時光易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以及對友誼和才華的珍惜。同時,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詩詞也營造出凄涼悲愴的氛圍,給讀者帶來深思和觸動。
“冠蓋青門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 qǐ dài fū wǎn cí
馬玘大夫挽辭
guān gài qīng mén dào, zhī jūn zì shǎo shí.
冠蓋青門道,知君自少時。
cóng róng tā rì xǐ, yǎn hū mù nián bēi.
從容他日喜,奄忽暮年悲。
jiāng yuè míng dān zhào, hú fēng lěng suì wéi.
江月明丹旐,湖風冷繐帷。
yīn róng suī kě xiǎng, cái lì jìng hé shī.
音容雖可想,材力竟何施。
“冠蓋青門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