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相煩作好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處處相煩作好歌”全詩
時豐笑語春聲早,地僻追尋野興多。
窣堵朱甍開北向,招提素脊隱西阿。
暮年要與君攜手,處處相煩作好歌。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示俞秀老》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示俞秀老》
繚繞山如涌翠波,
人家一半在煙蘿。
時豐笑語春聲早,
地僻追尋野興多。
窣堵朱甍開北向,
招提素脊隱西阿。
暮年要與君攜手,
處處相煩作好歌。
中文譯文:
山巒連綿如翻涌的翠波,
人家幾乎都在煙霧中。
豐盛的時期,笑語和春聲早,
僻靜的地方追尋野趣很多。
窣堵山上紅色屋檐面朝北,
招提寺隱匿在西阿山間。
晚年我愿與你手牽手,
到處一同創作美好的歌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展現了他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友誼的珍視。詩中描繪了山巒連綿不斷,宛如翻涌的翠波,表現出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人們的居所隱藏在煙霧彌漫的山間,這種環境給人一種寧靜和隱逸的感覺。
詩中提到時豐笑語和春聲早,表達了詩人對豐收季節和春天的喜悅之情。他追求野趣,喜歡在僻靜的地方尋找生活的樂趣,這體現了他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窣堵山上紅色屋檐朝北,招提寺隱匿在西阿山間。這里暗示了詩人晚年的歸宿和心愿,他希望與朋友共度晚年,共同創作美好的歌曲。這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看重和對共同創作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傳遞了詩人對友情和合作的珍視。這首詩既展示了王安石的個人情感,又表達了他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
“處處相煩作好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yú xiù lǎo
示俞秀老
liáo rào shān rú yǒng cuì bō, rén jiā yī bàn zài yān luó.
繚繞山如涌翠波,人家一半在煙蘿。
shí fēng xiào yǔ chūn shēng zǎo, dì pì zhuī xún yě xìng duō.
時豐笑語春聲早,地僻追尋野興多。
sū dǔ zhū méng kāi běi xiàng, zhāo tí sù jí yǐn xī ā.
窣堵朱甍開北向,招提素脊隱西阿。
mù nián yào yǔ jūn xié shǒu, chǔ chù xiāng fán zuò hǎo gē.
暮年要與君攜手,處處相煩作好歌。
“處處相煩作好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