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節猶占夜斗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使節猶占夜斗行”全詩
仁聲已逐春風到,使節猶占夜斗行。
箭落皁鵰毚兔避,句傳炎海鱷魚驚。
麒麟不是人間物,漢詔先應召賈生。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送王蒙州》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王蒙州》
請郡東南促去程,
提堤江水照紅旌。
仁聲已逐春風到,
使節猶占夜斗行。
箭落皁鵰毚兔避,
句傳炎海鱷魚驚。
麒麟不是人間物,
漢詔先應召賈生。
中文譯文:
請郡東南促去程,
提堤江水照紅旌。
仁聲已逐春風到,
使節猶占夜斗行。
箭落皁鵰毚兔避,
句傳炎海鱷魚驚。
麒麟不是人間物,
漢詔先應召賈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在宋代寫的一首送別詩。詩中的王蒙州是指一位官員,他要前往郡東南地區履新,所以王安石寫下這首詩送別他。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行程啟程的景象,提到了江水照耀著紅旗,給人一種莊重而威嚴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王蒙州的仁德聲望已經傳遍了春風,意味著他的美名已經廣為傳播。
然后,詩中提到使節(指王蒙州)仍然占據夜間行進的位置,顯示他的工作勤奮和辛勤。
后面的兩句以寓言的方式描繪了箭落時,皁鵰會躲避,句傳時,鱷魚會驚起,暗示著王蒙州的威嚴和能力,他的到來會帶來秩序和震懾。
最后兩句以麒麟和賈生的典故來表達王蒙州的卓越和重要性。麒麟是傳說中的神獸,象征著吉祥和權威,而賈生是《左傳》中的人物,他曾被召入朝廷,暗示著王蒙州也應該得到重用和召回。
整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對王蒙州的送別和祝福,同時展示了他的才能和威望。這首詩既是一種送別的表達,也是對王蒙州的贊美和鼓勵。
“使節猶占夜斗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méng zhōu
送王蒙州
qǐng jùn dōng nán cù qù chéng, tí dī jiāng shuǐ zhào hóng jīng.
請郡東南促去程,提堤江水照紅旌。
rén shēng yǐ zhú chūn fēng dào, shǐ jié yóu zhàn yè dòu xíng.
仁聲已逐春風到,使節猶占夜斗行。
jiàn luò zào diāo chán tù bì, jù chuán yán hǎi è yú jīng.
箭落皁鵰毚兔避,句傳炎海鱷魚驚。
qí lín bú shì rén jiān wù, hàn zhào xiān yìng zhào jiǎ shēng.
麒麟不是人間物,漢詔先應召賈生。
“使節猶占夜斗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