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開隴有新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山開隴有新粳”全詩
老吏閉門無重糈,荒山開隴有新粳。
方揮玉麈日邊坐,又結銅章天外行。
此去料君歸不久,挾材如此即名卿。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送張頡仲舉知奉新》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張頡仲舉知奉新》
故人為邑士多稱,
繇賦寬賒獄訟平。
老吏閉門無重糈,
荒山開隴有新粳。
方揮玉麈日邊坐,
又結銅章天外行。
此去料君歸不久,
挾材如此即名卿。
中文譯文:
故友因為在縣城擔任官員而受人敬稱,
政務寬和,賦稅寬減,獄事糾紛得到平息。
老朝廷官員閉門不受重重俸祿的賞賜,
荒山曠野上卻有豐收的新稻糧。
他端坐在日光照耀的屋檐下,
又獲得了銅章,可以到天外旅行。
從此離開,預計你不會久留,
攜帶著你的才華,如此便成為了名門之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他的朋友張頡仲的送別之作。詩中描繪了張頡仲作為一位縣官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
首先,詩人稱贊張頡仲在擔任縣官期間,政務得到了廣泛稱贊,他的寬和之風使得賦稅得以減輕,繁瑣的獄訟得到了平息。這表明張頡仲在治理縣事上表現出了出色的才能和公正的品質。
接著,詩人通過對比,描繪了張頡仲與朝廷官員的不同命運。朝廷官員雖然地位高貴,但他們常常被繁重的俸祿所束縛,而張頡仲作為一位縣官,卻能夠閉門享受清靜,不受這些束縛。同時,詩中也提到了荒山曠野上的豐收,象征著他為民眾帶來了福祉和繁榮。
最后,詩人描述了張頡仲的未來前景。他坐在日光照耀的地方,揮舞著玉制的麈尾,又獲得了銅章,可以到天外旅行。這些描寫象征著他的才華和成就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和認可。詩人預計他不會在現任職位上久留,而是會因為他的才能而得到更高的官職,成為名門之士。
整首詩寄托了詩人對張頡仲的美好祝愿,表達了對他未來發展的期許和贊美。通過對比描寫,展現了張頡仲與朝廷官員的不同命運和他在地方治理中的卓越才能,彰顯了作者對賢能官員的推崇。
“荒山開隴有新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jié zhòng jǔ zhī fèng xīn
送張頡仲舉知奉新
gù rén wéi yì shì duō chēng, yáo fù kuān shē yù sòng píng.
故人為邑士多稱,繇賦寬賒獄訟平。
lǎo lì bì mén wú zhòng xǔ, huāng shān kāi lǒng yǒu xīn jīng.
老吏閉門無重糈,荒山開隴有新粳。
fāng huī yù zhǔ rì biān zuò, yòu jié tóng zhāng tiān wài háng.
方揮玉麈日邊坐,又結銅章天外行。
cǐ qù liào jūn guī bù jiǔ, xié cái rú cǐ jí míng qīng.
此去料君歸不久,挾材如此即名卿。
“荒山開隴有新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