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蔬園果西山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圃蔬園果西山西”全詩
未嘗遣汲浴簾水,三歲只望香爐云。
云徐無心澹無滓,史君恬靜亦如此。
飚然一去掃遺陰,便覺歊煩悵千里。
歸田負戴子與妻,圃蔬園果西山西。
出門亭皋百頃綠,望云才喜雨一犁。
我知新亭望云好,欲斸比鄰成二老。
莫嫌雞黍數往來,為報襄陽德公嫂。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題南康晏史君望云亭》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南康晏史君望云亭》
作者:王安石(宋代)
南康父老傳史君,
疾呼急索初不聞。
未嘗遣汲浴簾水,
三歲只望香爐云。
云徐無心澹無滓,
史君恬靜亦如此。
飚然一去掃遺陰,
便覺歊煩悵千里。
歸田負戴子與妻,
圃蔬園果西山西。
出門亭皋百頃綠,
望云才喜雨一犁。
我知新亭望云好,
欲斸比鄰成二老。
莫嫌雞黍數往來,
為報襄陽德公嫂。
中文譯文:
在南康,父老們傳頌著史君,
急切呼喚,但剛開始未能聽到。
他從未派人去汲取浴簾下的水,
三年來只憑望爐中的云煙。
云煙從容悠然,無雜質渾然一體,
而史君也如此恬靜寧靜。
一陣風過,掃去了過去的陰霾,
卻使我感到焦躁憂郁千里。
回到田園,背負著兒子和妻子,
種植蔬菜,果園在西山的西側。
走出家門,亭皋間郁郁蔥蔥,
望著云煙,喜悅如得到了一犁的雨水。
我知道新建的亭子望云是多么美好,
想和鄰居一起變成兩個老人。
不要嫌棄常常來往的雞黍,
為了向襄陽的德公嫂子報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南康晏史君的題詞。詩中描述了史君居住在南康的情景和他對云煙的觀察。史君過著寧靜的生活,不事浮華,與云煙一樣純凈澄澈。然而,史君的離去讓作者感到焦躁和憂郁,意味著友誼的中斷和離別的痛苦。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自己回到田園的生活,種植蔬菜,享受自然的恩賜。他望著云煙,看到了希望和喜悅,仿佛得到了一場及時的雨水。他渴望與鄰居共同享受云煙的美景,愿意與他一同變成兩個老人,共度晚年。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襄陽的德公嫂子的感激之情,表示愿意常常往來,不要嫌棄雞黍的簡單,以回報她的恩德。
整首詩以史君和云煙為線索,描繪了作者對友誼和田園生活的向往,表達了對離別和感恩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展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真摯情感的珍視。
“圃蔬園果西山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nán kāng yàn shǐ jūn wàng yún tíng
題南康晏史君望云亭
nán kāng fù lǎo chuán shǐ jūn, jí hū jí suǒ chū bù wén.
南康父老傳史君,疾呼急索初不聞。
wèi cháng qiǎn jí yù lián shuǐ, sān suì zhǐ wàng xiāng lú yún.
未嘗遣汲浴簾水,三歲只望香爐云。
yún xú wú xīn dàn wú zǐ, shǐ jūn tián jìng yì rú cǐ.
云徐無心澹無滓,史君恬靜亦如此。
biāo rán yī qù sǎo yí yīn, biàn jué xiāo fán chàng qiān lǐ.
飚然一去掃遺陰,便覺歊煩悵千里。
guī tián fù dài zi yǔ qī, pǔ shū yuán guǒ xī shān xī.
歸田負戴子與妻,圃蔬園果西山西。
chū mén tíng gāo bǎi qǐng lǜ, wàng yún cái xǐ yǔ yī lí.
出門亭皋百頃綠,望云才喜雨一犁。
wǒ zhī xīn tíng wàng yún hǎo, yù zhǔ bǐ lín chéng èr lǎo.
我知新亭望云好,欲斸比鄰成二老。
mò xián jī shǔ shù wǎng lái, wèi bào xiāng yáng dé gōng sǎo.
莫嫌雞黍數往來,為報襄陽德公嫂。
“圃蔬園果西山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