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圖寫繼吾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與君圖寫繼吾真”全詩
賞盡高山見流水,唱殘白雪值陽春。
中分香積如來缽,對現毗耶長者身。
誰拂定林幽處壁,與君圖寫繼吾真。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張德甫奉議》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張德甫奉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知君非我載醪人,
終日相隨免污茵。
賞盡高山見流水,
唱殘白雪值陽春。
中分香積如來缽,
對現毗耶長者身。
誰拂定林幽處壁,
與君圖寫繼吾真。
中文譯文:
知道你不是我那醉酒客,
整天相伴以免弄臟席子。
欣賞盡美景,見證高山流水,
歌唱完白雪,迎接陽春時節。
中間分開香積如來的缽,
面對現世的毗耶長者身。
誰來拂去定林幽處的墻壁,
與你一同描繪繼承我真實的境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題為《次韻張德甫奉議》。詩中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境界的追求。
詩人開篇表示,他知道朋友并非他那種飲酒作樂的人,因此不愿意與他整天相伴,以免弄臟了酒席。這里的"載醪人"指的是一起喝酒作樂的朋友。
接下來,詩人通過欣賞高山流水、潔白雪景來寄托對美景的贊美之情。他在山水之間感受到了歲月流轉的變化,白雪融化迎來了陽春,象征著新的希望和生機。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境界的追求。他提到了"香積如來缽",這是佛教中供奉如來佛的法器,象征著精神的凈化和升華。詩人與現世的毗耶長者對話,體現了他對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能有人能夠拂去他修行的地方的墻壁,與他一同描繪并繼承他真實的境界。這里的"定林幽處壁"指的是修行者寂靜的境地,"繼吾真"意味著傳承他的真實信仰和境界。
整首詩意蘊含著王安石對友情、自然景觀和境界追求的思考和表達,展現了他對美好事物和內心境界的向往和追尋。
“與君圖寫繼吾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dé fǔ fèng yì
次韻張德甫奉議
zhī jūn fēi wǒ zài láo rén, zhōng rì xiāng suí miǎn wū yīn.
知君非我載醪人,終日相隨免污茵。
shǎng jǐn gāo shān jiàn liú shuǐ, chàng cán bái xuě zhí yáng chūn.
賞盡高山見流水,唱殘白雪值陽春。
zhōng fēn xiāng jī rú lái bō, duì xiàn pí yé zhǎng zhě shēn.
中分香積如來缽,對現毗耶長者身。
shuí fú dìng lín yōu chù bì, yǔ jūn tú xiě jì wú zhēn.
誰拂定林幽處壁,與君圖寫繼吾真。
“與君圖寫繼吾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