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洲稍疏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汀洲稍疏散”全詩
征途乃侵星,得使諸病入。
鄙人寡道氣,在困無獨立。
俶裝逐徒旅,達曙凌險澀。
寒日出霧遲,清江轉山急。
仆夫行不進,駑馬若維縶。
汀洲稍疏散,風景開怏悒。
空慰所尚懷,終非曩游集。
衰顏偶一破,勝事難屢挹。
茫然阮籍途,更灑楊朱泣。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是杜甫的一首詩,描述的是他在早晨從射洪縣出發,踏上征途的場景和心情。
詩中,杜甫表達了自己年老貧困的憂慮,認為自己已經沒有力氣去應對艱難的旅途。他說征途就像侵襲星辰一樣艱難,也表示因為種種病痛的緣故,自己在精神和體力上都逐漸消磨殆盡。詩人自謙自己的才華和勇氣有限,所以在困境中無法獨立自主。
詩人俶裝迎接旅途,清晨曙光照耀下,開始踏上險峻崎嶇的山路。寒日出來的時候,霧氣還未散盡,清江轉折的山勢急促險峻。抽象的描述給人以旅行的壓迫感和不安。杜甫敘述了自己的馬匹疲憊不堪,難以前行的情況。他表達了自己心中的孤寂和迷茫,認為自己的頹敗和不如意與過去曾經飽嘗榮歡的舊日相比已然天壤之別。
詩末,杜甫表示自己的容顏漸漸衰老,能得到圓滿成功的事情寥寥可數。他回憶起寒門子弟阮籍的際遇,發出感慨的同時,也與古代哲人楊朱同病相憐,表示在荒涼的征途上放聲痛哭。
整首詩以格律規整的五言律詩寫就,描寫細膩而含蓄,充滿了對生活的無奈和悲涼之意。杜甫以自己為敘述者,通過對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的描寫,展示了一個落寞的詩人在貧苦困頓之中的無奈和難過。詩中一直流露出追求理想和出人頭地的不甘心情,與杜甫悲嘆時代的苦難狀況相呼應,寄托了他對未來的希冀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也體現了杜甫豪情萬丈的氣質和對命運無能為力的無奈感。
“汀洲稍疏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fā shè hóng xiàn nán tú zhōng zuò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
jiāng lǎo yōu pín jù, jīn lì qǐ néng jí.
將老憂貧窶,筋力豈能及。
zhēng tú nǎi qīn xīng, de shǐ zhū bìng rù.
征途乃侵星,得使諸病入。
bǐ rén guǎ dào qì, zài kùn wú dú lì.
鄙人寡道氣,在困無獨立。
chù zhuāng zhú tú lǚ, dá shǔ líng xiǎn sè.
俶裝逐徒旅,達曙凌險澀。
hán rì chū wù chí, qīng jiāng zhuǎn shān jí.
寒日出霧遲,清江轉山急。
pū fū xíng bù jìn, nú mǎ ruò wéi zhí.
仆夫行不進,駑馬若維縶。
tīng zhōu shāo shū sàn, fēng jǐng kāi yàng yì.
汀洲稍疏散,風景開怏悒。
kōng wèi suǒ shàng huái, zhōng fēi nǎng yóu jí.
空慰所尚懷,終非曩游集。
shuāi yán ǒu yī pò, shèng shì nán lǚ yì.
衰顏偶一破,勝事難屢挹。
máng rán ruǎn jí tú, gèng sǎ yáng zhū qì.
茫然阮籍途,更灑楊朱泣。
“汀洲稍疏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